第34章 生辰(第2/4页)

思齐和曹植一路走来,听他一路用不重样的赞美夸赞着王府,词藻华美却又言之有物,每一句夸赞都说在了点子上。

刘赟还在房中歇息,思齐虽是成平郡的王主,但还是有些人生地不熟,并没有其他小伙伴陪自己一起。

正因如此,曹植的存在对于思齐便是十分珍贵的所在,这么一路走下来,听着曹植一路言辞优美的点评和夸赞,思齐对于曹植的好感度有了大大的提升,也越来越觉得这次带他过来实在值得。

逛过王府以后,思齐又回房间打了个盹,起床后的晚宴便是隆重的正宴。刘赟和整个成平郡及治下几个县的官员齐聚一堂,为思齐庆生。

思齐记挂着外面的热闹,一顿饭吃得没滋没味,好容易等到宴席散了,又捱到了天黑以后,思齐卸了一身王主的行头,打算换上轻便的衣服溜出门去看灯。

正当思齐换好了衣服刚走出大门准备溜号,就见到了外面同样换好了便装的曹植。

既然碰上了,少不得要结伴同行,两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地走出了王府,往长街上走去。

据资料显示,传统花灯制造起源于汉代,是一种人民喜闻乐见的节日庆祝载体。到了东汉末年,市面上便已经出现了许多制造精良造型多样的花灯。

思齐和曹植走在街上,张然则带了便衣护卫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保护着两位小祖宗的安全。

两人走着走着,看一处铺子外的十二生肖图样的花灯栩栩如生,分外好看。

曹植忍不住称赞出声,那铺子的女主人看这一对年轻娃娃生得好看,也得了过来搭腔:“你们不是成平人吧?听着倒像是中原那边的口音呢,和我们这里不太一样。”

曹植应了声是,那女主人取下了一个兔子花灯交给曹植:“今儿是我们王主的生辰,所以我们才扎了彩灯为王主庆生。我们王主虽然年纪尚小,但却是一个极为聪慧的女郎,自从她接手了成平以后,我们的日子也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我从小就听人家说,和那些人到中年才有所作为的人不同,像我们王主这样自幼便与众不同的女郎,日后才有大成就呢。”

思齐被这女主人的话给逗笑了:“我记得周武王座下有一位名相,名唤姜子牙,相传到了八十岁才开始辅佐武王干出了一番大事业,照阿嫂这般说法,难道这姜相也比不得了你们王主不成?”

那女主人很明显没有听说过姜子牙其人,但她却对思齐的问句对答如流:“如果姜子牙从小就像我们王者这般聪慧的话,一早便能得了人赏识,早些建功立业,也可能会有更大的成就呀。”

思齐被这女主人反将一军,竟也觉得她说得很有些道理,无法反驳,便指着一旁曹植道:“我们公子也是这样的人,自幼便聪慧得很,五岁时候写成的诗便很能拿得出手了。”

曹植的脸微微红了一下,那个女主人抚掌笑道:“正好,我们王主要办官学,陈郡守正在四处张罗着要招先生呢,既然公子这样博学,不如就去学堂里面应聘先生吧。我们王主是个很有想法的人,办的学校也是从来没有过的模样,若是公子有心,不妨留下来,去学堂看看。”

思齐心中瞬间升起了要给陈兴涨工资的冲动,陈郡守的工作实在是做得太到位了,不给他涨工资简直都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今日的成平郡是这些年来从未有的热闹,思齐和曹植边逛边吃,直到将近子时才回王府,而此时的刘赟也没有就寝,而是坐在院子当中对着月光自斟自饮。

等思齐送走曹植,坐下来同刘赟聊过几句后才得知,这一套杯子还是上次常王过来成平时候留下的,如今的他是有些睹物思人,想起常王了。

自从曹操官渡之战胜利后,常王的封地河安郡也开始变得安定了起来,常王在许都城中住了两年功夫,经历了城中的波谲云诡,深刻认识到了“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这一深刻道理,等战火一停便收拾好包袱带着行李回了河安。

人都需要玩伴,成年人也不例外,如今思齐和曹植两个年轻人处得正好,刘赟这个老父亲难免落了单。

思齐见刘赟无精打采的样子,心下不忍,承诺明天带他一起去看一看成平的瓜果地和菜田,学习一下这边种瓜种菜的经验,等回到许都城后也好叫刘赟种出更好的蔬果。

听了思齐这话以后,刘赟的情绪终于好了一些。

因为得了王主的吩咐,第二日清晨,陈兴便带了人来接思齐一行去郊外的农田和庄子转转。

从王府去往郊外的路途并不算近,途中还经过了官学选址的地方,如今正在修建。

思齐看曹植一直探着脖子向官学那边望,便叫了停车,带着曹植过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