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第3/3页)

附载的《〈雍正朱批谕旨〉解题:其史料价值》是宫崎任会长的东洋史研究会的机关杂志《东洋史研究》第15卷第4号的《雍正时代史研究》特辑中登载的五篇论文中位于卷首的绪论。该杂志在其后还有三期,组成《雍正时代史研究》的特辑,每一次宫崎都投了稿。由于学界对研究雍正帝及其时代的兴趣逐渐高涨,为了满足复制这些已经成为过时刊的特集号的需求,东洋史研究会1986年影印了四册二十四篇论文并附上索引,出版了《雍正时代的研究》(同朋社)一书。该书付梓之际,承担解说文章写作的也是宫崎。

这部《雍正时代的研究》的出版计划还在进行的时候,在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中国,紧密联系史料的踏实的清史研究成果也逐渐为世人所知,出现了以雍正帝为题材的论考。例如,冯尔康受到重视雍正帝与雍正时期的郑天挺的影响,写成了六百余页的《雍正传》(人民出版社,1985);左步青选编的《康雍乾三帝评议》(紫禁城出版社,1986)中,集录了当时学术杂志刊登的以康熙、雍正、乾隆三帝为对象的论文二十一篇。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由计红绪、王云高合著的二十五回的章回体小说《雍正皇帝》(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88)不但初版印刷四万部,听说两人还写了与这部长篇小说同名的三十一回的电视剧脚本。更令人惊异的是,在两年后的1990年,长春市的时代文艺出版社又出版了增补了四分之一内容的该书的新版。近年来在中国出现了雍正热,宫崎的《雍正帝》的的确确起到了先驱者、带头人的作用。顺便说一下,宫崎没有来得及仔细查阅作为雍正朝的根本史料之一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编的《雍正朝起居注册》全五册(中华书局,1993)。

最后稍微讲一下本书选入中公文库的经过。《游心谱》出版后,担任编辑的小林久子正式提出了出版文库本的建议,宫崎欣然允诺。因为机会难得,仿照曾经《隋的炀帝》选入中公文库之际附载论文《隋代史杂考》的体裁,我斟酌决定将《〈雍正朱批谕旨〉解题:其史料价值》一并载入。

1996年4月


[1] 砺波护,1937年出生,日本东洋史学者,京都大学名誉教授,师从宫崎市定。——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