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时期(第3/6页)


  你在电话上说你愈来愈会收拾照管自己的东西了。我很高兴,因为你是我所见过最会丢三落四的人。然后你又说自从我们上次通话后你只掉过一个十块钱的铜板,我会尽量帮你找回来。虽然我还在千里之外,可是我在家乡有一个帮手(如果我找到那十块钱,我会把它跟你的生日礼物放在一起)。我感觉自己好像已经开始走上漫长的归乡路了。
  爱你的老爸苏菲刚看完明信片,最后一堂课的下课铃就响了。她的思绪再度陷入一团混乱。
  乔安像往常一样在游乐场等她。在回家的路上,苏菲打开书包,拿明信片给乔安看。
  “邮戳上的日期是几月几号?”
  “大概是六月十五日吧……”
  “不,你看……上面写的是5/30/90。”
  “那是昨天呀……就是黎巴嫩那位少校死掉的第二天。”
  “我怀疑从黎巴嫩寄来的明信片能够在一天之内寄到挪威。”
  乔安继续说。
  “再加上地址又很特别:请富理亚初中的苏菲代转席德…”
  “你认为它会是寄来的吗?然后老师把它夹在你的作业本里?”
  “我不知道。我也不知道自己敢不敢跑去问老师。”
  然后,他们换了一个话题。
  “仲夏节那天,我要在我家花园里举行一个宴会。”苏菲说。
  “你会请男生来吗?”
  苏菲耸耸肩。
  “我们不一定要请那些笨蛋来。”
  “可是你会请杰瑞米吧?”
  “如果你想的话。还有,我可能会请艾伯特来。”
  “你疯子!”
  “我知道。”
  谈到这里,他们已经走到超市,只好分道扬镳了。
  苏菲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汉密士是否在花园里。果然没错,它就站在那里,在苹果树旁边嗅来嗅去。
  “汉密士]”
  有一秒钟的时间,汉密士并没有动。苏菲知道为什么:它听到她的叫声、认出她的声音,决定看看她是否在声音传来的地方。然后,它看到了她,便开始向她跑来。它愈跑愈快,最后四只脚像鼓锤般地疾疾点地。
  在这一秒钟的时间里,发生的事情还真不少。
  汉密士冲向苏菲,忙不迭地摇着尾巴,然后跳起来舔她的脸。
  “汉密士,你真聪明。下去……下去……不要,不要把口水弄得我满脸……好了,好了!够了!”
  苏菲走进屋里。雪儿又从树丛里跳了出来。它对汉密士这位陌生访客相当提防。苏菲拿出猫食,在鹦哥的杯子里倒一些饲料,拿一片生菜叶子给乌龟吃,然后便留一张纸条给妈妈。
  她说她要带汉密士回家。如果到七点她还没回来的话,她会打电话。
  然后他们便开始穿越市区。这次苏菲特别在身上带了点钱。她本来考虑带汉密士一起坐公车,但后来决定还是问过艾伯特的意思再说。
  当她跟着汉密士走的时候,脑海里一直想着动物到底是什么。
  狗和猫有什么不同呢?她记得亚理斯多德说:人与动物都是自然的生物,有许多相同的特征。但是人与动物之间却有一个明显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人会思考。
  他凭什么如此确定呢?相反的,德谟克里特斯则认为人与动物事实上很相似,因为两者都由原子组成。他并不认为人或动物拥有不朽的灵魂。他的说法是:人的灵魂是由原子组成的,人一死,这些原子也就随风四散。
  他认为人的灵魂与他的脑子是紧紧相连,密不可分的。
  不过,灵魂怎么可能是原子做的呢?灵魂不像身体其他部位一样是可以碰触到的。它是“精神性”的东西。
  他们已经走过大广场,接近旧城区了。当他们走到苏菲那天捡到十块钱的人行道上时,她自然而然的看着脚下的柏油路面。就在她那天弯腰捡钱的同一个地方,她看到了一张明信片,有风景的那面朝上。照片里是一个种有棕榈树与橘子树的花园。
  苏菲弯腰捡起明信片。汉密士开始低声怒吼,仿佛不愿意苏菲碰那张明信片一般。
  明信片的内容如下:
  亲爱的席德;
  生命是由一长串的巧合组成的。你所遗失的十块钱并非没有可能在这里出现。也许它是在黎乐桑的广场上被一位预备前往基督山的老太太捡到,她从基督山搭乘火车去探视她的孙儿。很久以后也许她在新广场这里又把那枚铜板给丢了。因此那枚铜板非常可能在当天被一名急需要钱坐公车回家的女孩捡到了。这很难说,席德,但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就必须问一问是否每一件事都是天意。现在,就精神上而言,我已经坐在咱家旁边的船坞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