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凶恶的“鼠尾草”行动(第6/6页)

“从右岸的坡度、积雪情况以及风巢地理位置上看,要发生自然雪崩是不大可能的。”

“那么制造人工雪崩有没有可能呢?”

“右岸上方全是密密的森林,没有产生雪崩的条件。从水不入下方到风巢对岸一带树木稀疏,就比较容易产生雪崩。我来这儿之后,已经亲眼目睹了好几次小规模的雪崩。眼下的积雪是八十厘米到一百厘米左右,风刮起的雪堆有两米至三米高,左岸的平均坡度约四十度。这几天的恶劣气候又积起了新的雪,处在容易发生干雪雪崩状态,雪量已经足够了。问题是要使左岸产生的雪崩达到右岸的风巢,要用多少动力才行?”

“你是说要是有足够的动力,就能使左岸的雪崩埋没右岸的风巢村罗?”

“有这个可能,不过……”

“不过什么?”

“产生这么大的能量,也许会在无法预料的地点诱发别的雪崩,那就会使自己人陷入危险境地。”

“在这之前转移到安全地带不就行了?”

“诱发雪崩跟‘鼠尾草’A行动是同时进行的。执行B行动就会影响到另一个行动计划的完成。”

“那倒难了。好吧,在A行动告一段落之前,B行动待命。但是,在这期间必须做好执行B行动的一切准备工作。”

以日野一尉为首的工作班,对风巢对岸的地形作了细致的侦察。结果发现,左岸虽有相当数量的积雪,但坡面却很稳定,并没有发生大雪崩的内应力。如果加上人工动力,在地形上也无法达到风巢一带。虽然不时有小雪崩发生,但在五十多度的陡坡上只是些稀稀拉拉的散雪,几乎没什么破坏力。

“无法釆用雪崩。”

接到日野一尉报告的塚本又不辞辛劳地考虑起中策来。对山谷地进行侦察的同时,A行动正在顺利进行。破碎的机身一块块地被挖起,吊装到直升飞机上运走。体积稍大的残骸,为了装运方便,拍摄下原形后,肢解成小块装机。机身、机翼以及发动机部分都一一收集起来。但奇怪的是,先是赶紧寻找挖掘飞机残骸,乘务人员的遗体却没顾到。参加这次行动的队员除了极个别的人外,绝大多数对这件事并不感到奇怪。

“我觉得还没到最后放弃这个方案的时刻。”周身是雪返回来的日野一尉说。

“你还有什么好办法?”塚本凝视着他。

“尽管对雪崩有许多理论研究。对最容易发生雪崩的地形、气象、季节、时间,似乎都有定论。但往往在无法预料的地点,无法预料的时刻却发生了雪崩。也就是说,雪崩往往是难以捉摸的。”

塚本用赞同的目光鼓励他说下去。

“在风巢对岸坡度不大,即使发生雪崩也朝横向扩散,由于是扩散型雪崩,冲泻下来已经没什么力量了。因此.我想可以预先筑条V字形的雪道,使雪崩的力量集中,就会有巨大的破坏力。就是说,把扩散型的雪崩变成集结型。”

塚本明白了日野还未说出的意思。

“筑一条这样的雪道,需要花多少时间?”

“那得看怎么干了。用我们的掘土机和挖掘机的话,四到五小时就行了。只要稍加点儿触发因素,风巢就能在刹那间埋葬在大雪之下。”

“A行动很快就要告一段落了。不光是机械,连人力也可以调过来,而且,要在晚上干。”

“B行动队的精力还一点儿没消耗,而且又经过特殊训练,通宵干上一两个晚上,没有人会叫苦。”

“那就这样干。”

夜色已深,恶劣的气候加上黑夜,作业难度倍增。工作虽艰难,但容易遮人耳目。突击队员的技能跟体力似乎适宜在恶劣条件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