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第2/3页)

整个婚礼过程中,努里的两位表妹各执一角在新人头顶上方撑起礼仪布,另一位表妹揉搓着两块锥形的糖,糖粉洒落在礼仪布上,预示着这对新人婚后生活甜蜜。努里和安娜分别用手指蘸了一些蜂蜜,送进对方口中。

他俩再次亲吻后,仪式结束了。

客人们移步到另一个房间参加宴会。宴会厅装饰得绚丽夺目,到处摆满了鲜花、果树,房间的一角还有一个小水池,水池里有个微型瀑布。乐队已经开始演奏了。客人们趁着上菜和乐曲的间隙,信步闲庭,欣赏园艺。

因为要做蜗牛和千层酥皮烤鹌鹑配鹅肝馅松露汁之类的法国菜,努里的母亲特意从巴黎请来了一位大厨,确保菜品口味地道。每一道菜都配有不同的酒。波斯食品更是丰富可口,高档的菜肴配着甜米饭、烤肉、蔬菜和大饼。

这是九月里一个炎热的夜晚。尽管开着空调,热浪还是阵阵袭来。人声嘈杂,各种菜香和酒味混杂在一起。努里感到晕晕乎乎。时不时有他觉得面熟的男人过来拍拍他的手或把他拉到一边在他耳边恭维他有幸娶到这么一位金发美人。摄影师不停地按着快门,闪光灯晃得努里睁不开眼。他觉得自己快撑不住了——脸都笑僵了!而这一切才仅仅是婚礼后的第一场庆祝活动。

努里硬撑着想要保持礼节,争取做到尽善尽美。到了午夜时分,他已精疲力竭。终于到了切蛋糕的时刻!切完蛋糕他俩就离开了现场,乘坐电梯来到酒店的蜜月套房,一倒头便沉沉睡去。

 

伊斯法罕曾经是波斯的首都,也是伊朗最美丽浪漫的城市之一;路况好的话,从德黑兰出发只需大约六个小时的车程。在那儿度过的五天让努里想起了他俩的芝加哥岁月:沉浸在二人世界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他们住在阿巴斯,一家豪华的五星级酒店,里面有瑰丽的花园、长廊、餐厅,还有一个茶馆。头两天他们窝在酒店房间里缠绵,直到第三天下午,才梳妆修饰了一番,来到扎因代河。河畔的斜坡上绿草如茵,人们携家带口在草地上野餐、饮茶,孩子们在水边嬉戏。努里用慈爱的眼神望着他们,对安娜说:“我们离那样的生活不远啦。”

安娜捏捏努里的手,娇羞地一笑。努里发现婚礼后安娜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他说不上来到底哪儿不一样,就是觉得她变了。缠绵时她没有以前那样热情似火,而是更温柔娇弱,好似一条被放生的小鱼,显得更加活泼而快乐。努里给安娜买了个冰激凌;他们欣赏着拱桥,看着少男少女们脚蹬天鹅船在河中漫游。

来到沙阿广场。广场上有两座清真寺和一栋美得令人窒息的宫殿。大一点的清真寺男人才能进去,高大建筑物的表面绘着精美的马赛克,顶端是青绿色的浑圆穹顶。建筑以蓝色为基调,用七种颜色的瓷砖搭建而成。努里告诉安娜,人们认为蓝色能安抚灵魂,使精神得到升华。清真寺前方坐落着一个巨大的水池;天空艳阳高照,水面波光粼粼。

在如此宏伟壮丽的建筑物前,努里和安娜深感自己渺小卑微。他们走在广场上,觉得自己完全陶醉于其间。小一点的清真寺是十七世纪时沙阿为后宫嫔妃所建。20根雄伟的柱子环绕着金色的蜂窝状建筑和穹顶。清真寺内部的天花板上镶嵌着成千上万闪闪发光的小镜子,绘有各种精美的马赛克和歌颂沙阿的图案。这座清真寺建于波斯王朝的鼎盛时期。努里给安娜讲了讲阿巴斯沙阿以及他于1598年决定将首都迁往伊斯法罕的原因。

“你说的是哪个1598年哦?”安娜逗他道。

努里笑了。伊朗有两种纪年方式,一种是波斯纪年,一种是公元纪年。按公元纪年,现在是1978年,可若是按贾拉利历来算,现在才1357年。“你想要哪种纪年方式?”

“能让时间停止的。”安娜回答。

努里偷偷看了一眼安娜。却发现安娜神色忧虑,甚至有些悲伤。“怎么了?”

“这一切都太美好了,努里。”

努里抚摸着安娜的脸颊。

“所有的一切。这座城市、我们的婚礼,你的家庭——一切都美好得我快吃不消了!你填补了我心中的空缺——从小就伴随我的空缺。我开心得都快发狂了。”

努里将安娜拥入怀中。那一刻,他觉得自己钟爱安娜超过了爱生活本身。

 

1 伊朗人的婚礼分订婚仪式和结婚典礼,伊朗人对订婚比结婚重视得多。一旦订婚,双方即在法律上结为夫妻。

2 杰西卡·兰格,美国女演员,(1949-),曾经以电影《窈窕淑男》与《芳心的放纵》分别获得1983年与1995年的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