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晚上11:00~次日凌晨1:30(美国中部时间) 4(第3/5页)

梅尔厉声道:“让弗里曼特尔先生回答。”

这位律师温和地笑了笑。“有理不在声高嘛,大家谁也不想没礼貌。”

“那从进门起,您怎么一直用这两样对付我呢?”

“我没觉得……”

“可我有这种感觉。”

“您是生气了吗,贝克斯菲尔德先生?”

“没有,”梅尔微微一笑,“很抱歉让您失望了,我没生气。”他知道自己占了上风,让这位律师有些措手不及。于是,继续说道:“您已经说了不少话了,弗里曼特尔先生,而且大都不太客气。但我也有几句话要说,希望记者能记下来。还有,就算别人不感兴趣,新闻媒体肯定乐意听听双方的意见。”

“哦,我们也不是不想听。只是已经听了太多推卸责任的借口了。”像往常一样,艾略特·弗里曼特尔很快就恢复了镇静。但他不得不暗自承认,贝克斯菲尔德之前那种不急不躁的态度让他大意了,所以等他突然发难,自己才险些乱了阵脚。他这才意识到,这位航空港经理比他想象中更精明厉害。

“我刚才可什么借口都没找,”梅尔指出,“我只想回顾一下航空港的噪声问题,就说几句。”

弗里曼特尔耸耸肩。他最不希望发生的事就是出现有新闻价值的新观点,那样大家的注意力就不在他身上了。可眼下,他不知道怎么阻止梅尔。

“各位女士、先生,”梅尔开口了,“你们今晚刚进来的时候就说,希望双方能开诚布公地谈一谈。弗里曼特尔先生已经说完了,现在我也会坦率地讲讲我的看法。”

梅尔能感觉到,居民代表里的那两个女人和四个男人,还有那几个记者的注意力此刻都转到了他身上。就连辛迪也在偷偷地盯着他看。他继续平静地说了下去。

“为了减少飞机噪声对机场附近居民的影响,给大家营造更舒适的生活环境,我们在林肯国际航空港采取了一些措施,想必大家都知道,或者说应该知道。除了我说过的那些,还有其他举措,比如,我们会在离航空港较远的区域测试飞机发动机,甚至只在规定的时间进行测试。”

艾略特·弗里曼特尔按捺不住自己的性子,插嘴道:“但你已经承认了,这些所谓的措施并没有效果。”

梅尔立即反驳道:“我没说过这种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有效的,我们已经做出了最大的让步。今晚,我承认效果不佳,因为情况特殊。说实话,如果我是飞行员,要在这种天气条件下起飞,我也不愿意刚一起飞就减小推力,立马转弯爬升。而且,这种情况肯定还会时不时发生。”

“大多有效?你还真好意思说!”

“先生,请让我把话说完!”梅尔没有停下来,继续说道,“实际情况就是,林肯国际航空港和其他任何一家航空港一样,已经在尽最大努力减小噪声了。这话你们可能不爱听,干这行的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承认这一点,但实情就是:我们能做的真不多。你总不能指望130多吨重、推力极大的飞机悄无声息地飞到天上去吧。所以,无论大客机是起飞还是着陆,住在附近的一小部分人难免会被震得够呛。”有几个人脸上露出一闪而过的笑容,只有艾略特·弗里曼特皱着眉,闷闷不乐。梅尔继续说:“所以但凡我们需要航空港——显然我们很需要——某地的某些人就必然要忍受一些噪声,要么干脆搬走。”

这次轮到梅尔看着记者飞快地记下他说的话。

“没错,”梅尔继续说道,“飞机制造商正在研制削减噪声的设备,但我还是得跟你们说句实话,航空领域很少有人真正把这个当回事,所以他们肯定不会像研发新型飞机那样在这种减噪设备上下功夫。充其量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如果你们不相信,那我提醒你们一下,我们用卡车的年头比飞机早多了,但直到现在也没人发明出一款真正有效的卡车消声器来。”

“还有一件事你们得记住,就算哪一天某个型号的喷气式发动机噪声小了一点儿,马上就会有更大功率的新型发动机投入使用,即便是加了消音器,产生的噪声也比刚开始用的那个发动机要大。就像我说的,”梅尔接着说,“这些都是大实话。”

代表团里的其中一个女人闷闷不乐地嘟囔了一声:“有道理。”

梅尔说:“这我就得说说未来的事了。继波音747之后,新型客机家族马上就要问世了,包括洛克希德500这种巨型飞机,很快就会投入使用;紧接着还有超音速运输机——协和式飞机以及其他接踵而至的机型。洛克希德500和它的家族系列都是亚音速的,也就是说它们的飞行速度低于音速,产生的噪声跟我们现在听到的差不多,可能稍大一些。超音速飞机的发动机也会产生巨大的噪声,突破音障之后还会发出音爆,比我们目前遇到的任何噪声更让人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