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晚上8:30~晚上11:00 (美国中部时间) 6(第3/5页)

长达一周的争论过后,其实也没有完全结束,他们开始频繁地争吵,虽然尽量避免当着孩子们的面吵闹,但这是不可能的。有一次,瑞贝塔大声对他们说,以后放学她打算先去朋友家,“因为要是待在家里,你们吵架的时候我没法做作业”。这让他们觉得羞愧难当。

最后,他们的相处模式变成了这样:有些晚上梅尔会陪辛迪出席社交活动,前提是必须事先征得他的同意。除此之外,梅尔常花大把时间待在航空港,不经常回家。辛迪发现自己独守空房的日子越来越多,干脆集中精力投身于梅尔嗤之以鼻的“青年女子慈善”,“傻乎乎地在社交圈里往上爬”。

辛迪心想,也许有时候在梅尔看来,自己确实挺傻的。但她没什么别的可做啊,而且她刚好特别喜欢在社会地位上跟人一较高下——真的就是这么一回事。男人说她们蠢也没什么,毕竟他们每天有很多事要忙。拿梅尔来说,他每天要忙活的就是他的事业,他的航空港,他的责任。辛迪能做什么呢?整天待在家里打扫卫生?

至于自己是否才思敏捷,辛迪从来不抱幻想。她的头脑并不灵光,而且知道自己在很多方面的才智永远赶不上梅尔。但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啊。刚结婚那些年,梅尔常常觉得她偶尔傻里傻气的很有趣。可如今,梅尔在嘲笑她的时候——最近老是故意嘲笑她——似乎忘了这一点。以前当女演员时,辛迪对自己的前景认得挺清——她知道自己永远成不了大明星,就连小明星都当不成。以前,她确实会时不时嚷嚷,要不是结婚葬送了她的演艺生涯,她现在没准早已大红大紫了。但那只是想抬高自己,提醒别人——包括梅尔——她不仅仅是航空港总经理的妻子,也是有独立身份的人。可辛迪自己心里明白——作为一个职业女演员,她基本上只能演一些跑龙套的小角色,升不上去了。

不过,在当地参加社交应酬这种事,辛迪还是可以应付的。借此,她会觉得自己也算有头有脸,是个人物。虽然梅尔对此非常不屑,觉得辛迪做的这些根本不算什么,但她努力往上爬,已经结交了不少社交名人。放在以前,她哪有机会接触这些人,哪有机会参加今晚这种活动……只不过在这种场合,她需要梅尔的陪伴,可梅尔跟以往一样,只把他那该死的航空港放在首位,这让她失望极了。

梅尔这种人,身份地位都不用愁,向来难以理解辛迪多么渴望在社交圈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她怀疑梅尔永远都不会明白这一点。

反正明不明白都一样,辛迪已经开始努力了。她都计划好了,但她也知道,如果将来还要继续和梅尔过日子,免不了还有一大堆家庭纠纷在等着她。辛迪的雄心壮志是,等女儿到了社交年龄,就带她们(先是瑞贝塔,然后是莉比)到帕萨旺舞厅参加舞会,那儿可是全伊利诺伊州年轻女孩初次踏入社交界最受人瞩目的地方。作为两个女儿的母亲,辛迪自己也能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

她跟梅尔随口提过一次,可梅尔却生气地说:“除非我死了!”他劝辛迪,那些初次进入社交界的姑娘还有她们那些傻乎乎的、皮笑肉不笑的母亲所属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他还声称,为这些姑娘在社交场合初次露面举行的舞会——谢天谢地现在所剩寥寥——是要把充满势利的阶级结构永远保留下去,已经过时了。幸亏国家现在正摒弃这一套,不过从辛迪这类人的想法来看,残余势力还很强大。梅尔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他跟辛迪说过)能够意识到她们和别人是平等的,而不是受到旧思想的荼毒,傲慢地以为自己在社会上高人一等,诸如此类。

以前,梅尔宣布什么政策时总是简单明了,可这次却一反常态讲了老半天。

莱昂内尔就不一样了,他觉得辛迪的整个想法很棒。莱昂内尔的全名是莱昂内尔·厄克特。现在他变成了一个问号,在辛迪的生活中不断徘徊。

说来好笑,辛迪和莱昂内尔的结缘全是因为梅尔。梅尔在一次市民午餐会上介绍他俩认识。那次午餐会上,莱昂内尔因为为城市做了某项建筑设计而受邀参加,梅尔则代表航空港出席。他们二人已经认识很多年了,不过只是点头之交。

餐会过后,莱昂内尔打电话给辛迪,二人会一起吃午餐和晚餐,后来见面越来越频繁,最后干脆有了男女私情。

跟许多搞婚外情的人不一样,莱昂内尔把他们的事看得很认真。他一个人住,已经跟他妻子分居好几年了,不过还没有离婚。现在他想离婚,也希望辛迪这么做,这样他们两个就可以结婚了。这时,他得知辛迪的婚姻也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