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 城市合并(第3/4页)

同时会议决定,第一届编入破晓最高层的凛冬决策者暂时被分配管破晓城的凛冬北区。

会议结束后,搬迁计划正式启动。

破晓城的管理机构也在后续的日子里迎来了最忙碌的日子。

城市融合绝非几句话可以解决。

这期间最忙碌的当属破晓城的资源管理部门,城市融合会议结束后,封棋给资源管理部门下达了一个任务,要求他们将凛冬城搬运来的资源进行登记分类,然后送入资源仓库。

毕竟城市融合,资源管理也将统筹处理调度。

凛冬城的资源管理部门就地取消编织,全部人员编入破晓城的资源管理部。

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资源管理部门联合黎明军部开始处理资源的入库问题,每天都有大量凛冬城的资源被搬送至破晓城的资源仓库。

期间每一种资源的量都需要详细的记录,然后录入至破晓数据库。

这样资源的走向封棋就能够通过管理系统,看得一清二楚。

其次是凛冬城居民的安置问题。

这个问题虽然已经制定好了详细的计划流程,但真正实施起来还是有诸多挑战。

尤其是人才的分配问题上。

是否放原本凛冬城的科研机构独立存在,还是打散后合并进破晓城的科研机构,这一切都有待讨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封棋首先将凛冬城的数据库信息融入破晓城的数据库。

然后是连续一个月的最高会议,决策哪些凛冬城机构取消,哪些凛冬城的机构保留。

会议上首先被取消的就是凛冬城的能源机构,全部人员被分配给能源学府重新学习,然后通过考试的人员可以成为凛冬北区的能源机构的工作人员。

这么做并非是歧视凛冬城的能源机构。

主要是凛冬城能源机构的工作人员,对于破晓城的能源体系了解甚少,根本处理不好破晓城的能源管理工作。

早期星城的能源体系与凛冬城并没有多少区别。

但星城的能源结构早已经历了多次革新。

先是银铃设计的新城市能源结构,然后是银月族诸多技术人员参与设计的第三代版本,再到现在的修炼体系破晓城的第四代版本。

凛冬城学到的能源体系知识对比破晓城已经落后太多了。

想要回到能源管理的岗位,就必须重新学习,且必须通过相关知识的考试。

其他类似的行业改革问题还有很多。

甚至有许多凛冬城的行业在这次最高会议上直接被全员取消编织,机构工作人员被列入无业行列。

例如凛冬城的锻造行业。

但封棋也在会议上保证,凛冬城居民并入破晓城后,享受与破晓城居民一样的待遇,每月可以得到生活补助与修炼资源补助。

这次会议结束,决策层一共取消了189座研究院。

但也有不少研究院正式加入到破晓城的城市未来规划建设行列。

例如凛冬学府,将正式提升为与破晓、星城并肩的特级学府。

凛冬学府存在的历史悠久,培养大量战斗学人才,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封棋最看重的一座学府。

会议上封棋还做出了一个决定。

往后破晓学府与星城学府的战斗专业取消,相关设施与老师全部编入凛冬学府。

他决定将凛冬城打造成破晓城最强的战斗学府。

其中大部分被取消的机构还保留有大量人才,他们中少部分直接被其他破晓机构收编,例如术法专业的顶级人才直接前往虎魄研究院任职。

其他大部分人员则重新进入学府重修,通过考试后再安排去新的岗位。

但重修的过程封棋给予了更多的自由。

例如原本是凛冬城能源岗位的工作人员,重修阶段可以在破晓城挑选新的学科进行学习,毕业后前往新的岗位。

可以是千万人过独木桥的命运使者,也可以去养殖灵兽,也可以研究机械改造,等等。

对于未来,他们可以看个人喜好重新规划。

会议敲定了人才的融合与再分配方案后,封棋给了新成立的破晓最高层一个月的时间去安排详细方案。

一个月后,封棋再次召开破晓最高会议。

这次讨论的主题与军部的合并有关,一座城市显然不能有两个完全独立的军部,这非常影响战争效率。

必须要有一个统筹指挥的最高军部指挥官。

会议上封棋表示,这次会议过后,星城的军部与凛冬城的军部合并为破晓军部。

最高指挥官由张道文担任。

同时将黎明军部设为黎明军团,归属张道文全权管理。

与此同时,往后在凛冬北城区开设一个对接破晓城的稳定型空间传送阵,黎明军团的战斗方向继续在凛冬北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