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还是要分家(第2/4页)

怪不得三叔一家穿金戴银,也能理解了。

不过——

“吕管家何须欲言又止?”

“我们还打听到,他把这方子卖给了县城东望酒楼的东家……”东望酒楼在川安也挺有名气的,算是第一大酒楼,不仅在川安有店,在隔壁的几个县也有酒楼产业,“据说卖的是分成利。”

看管家这吞吞吐吐的样子外加分成利三个字陈延已经意识到了不对劲,自家那方子对一个小吃摊来说也许有用,但对一个酒楼来说,也就小猫三两只。

真要买,找厨师来多做几次,慢慢复刻绝对能大差不差,根本没必要分成买断。

而且——

“那管家可知道东望酒楼是几成利买断的这些方子?”

管家轻咳了两声:“陈少爷,据说是五成半。”

“?”

“酒楼四成半,我叔叔五成半?”

“是的。”

“不仅如此,我家老爷还探听到他们在县衙那边以你的名头行一些方便事。都是小事,但——”虱子多了,也会痒的。

听完了管家的话后,陈延头痛欲裂,他怎么也没想到,还未进官场,人生的第一大刀,就来自于亲人。

回去的路上,陈安一脸怒容,“三叔疯了?他到底知不知道他在干什么?分利!五成五,他当别人是傻子吗?”

陈延:“他哪里是把别人当傻子,他是把我们当了傻子!”

以分利的形式把方子卖出去,得了钱,看上去也师出有名,东望酒楼的吞吐量也大,分给三叔的钱必然不少。

这样的分成,明眼人都能看出不对,那么大数额的一笔银子,三叔就是接了……

“三叔知不知道事情很严重!他不声不响接这么多银子我们都不知道,若来日被人捅出来,这甚至是行贿赂之事……”

这事儿多干几年到后来就说不清了,那么多银子流入了陈家,就算陈延和陈安一点没花,外人也不会相信,只觉得他们是拿了银子就翻脸。

“我看事情没这么简单。”陈延在心里把那东望酒楼家的人员过了一遍,“捧上大把的银票,家中有个十二三的姑娘……我听爷爷说,三叔还想让她跟我或者你相看。”

“不仅如此,家里还有一个和三叔家女儿年龄相仿的儿子,他们还时常接触……”

陈安听着听着,眼神逐渐呆滞,“康弟你是那酒楼东家意在你?”

“他意在的不是我,是这个功名。”陈延叹了口气,“堂兄,此事不能就这么轻易了了,人心与欲望是无穷的。”

三叔已经开了这个欲望的口子,体会到了这种‘走捷径’和‘利益交换’的快乐,要回来恐怕很难了。

“你恐怕要去一封信到江南了。”

“?”陈安不解,“怎么了?”

“家有大事,恐怕的让我爹和大伯撑一撑事。”爷爷老了,终有力不从心的时候,况且,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关起门不管怎么闹,打开门,陈多田都是他们的亲三叔。

明眼人会打听,知道找三叔攀关系没用。

不懂眼的或者是也不管有没有用,只是想借势的依旧会黏上来,到时候偷偷的拿一点,谁知道?

所以,只能打开门来干这件事。

“康弟你是想……?”

“我却有一些想法。”陈延偏头问陈安,“堂兄,你喜欢江南吗?”

“不谈江南私塾,就谈风景、文风、地域,你觉得江南如何?”

作为府城,江南自然是繁华无限,美丽摄人的,而且江南文风实在是好,书肆的书、一些酒楼的书生辩论、偶尔会有大儒的清谈客座,这都是川安没有的东西,陈安当然也向往过江南。

所以他化用了先前二人一起踏春时脱口而出的小诗,“江南无一不美,怎了?”

“那你觉得,来日定居江南可好?”

啊?

陈安一愣,“我还有私塾……”

“夫子不是一直说着要把私塾发扬光大吗?”陈延道:“难道还能有什么比江南府城更适合把私塾名扬天下的地方吗?”

让陈安去江南的私塾争当里面的第一学子,陈安满头是包夙兴夜寐后也觉得自己可能不行,但让他带领童生私塾前往江南然后把私塾做成江南有名的牌面,陈安的脑子里瞬间就浮出了那些画面——

川安吕氏私塾,啊,不好进的,夫子很强,考中的童生、秀才不知凡几,入学蒙童如过江之鲫,他还得选……

“好是好,但康弟你怎么突然提这个?”

“我想让咱们家举家迁去江南。”

“爷奶不想去吧?”毕竟故土难离。

“且走一步看一步吧。”先前他想着有三叔照看,在村子里就在村子,现下……陈延觉得还是去江南吧,那儿也有村子、农庄,爹和大伯都在那边,爷奶在那儿生活会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