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跨向县城第一步!租小院!(第2/3页)

而且因为位置偏,这里一月的租金只要七钱银子!钱少地方大离学校近,简直完美,全家都很满意,就火速交了定金,预备搬家,动作那叫一个快。

不过再怎么快,定院子都在十五号,肯定不可能开学就住进去了。

所以陈延和陈安还得步行上学几天。

家里派了小三叔每天接送他们,其他人就在家里忙着搬家。

-

“我们这么快就要住到县里来了吗?”陈安看着陈延,还有点反应不过来。

“过两三天应该就能住进去了。”搬家这几天豆腐摊都没出,家里都是财迷,应该空不了多久的。

陈安惊觉好像从他和康弟上私塾开始,家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些变化究其根本,好像都和康弟有关。

新年新气象,吕夫子的私塾也加了几门新课程。

除了之前的四书五经、经贴墨义和写文章之外,还多了一些算学课和农商课。

当然,农商课不是让学子去经商或者种田,而是派大家去了解市井上农人与商人的一切基础情况,然后以此来做一些文章。

这门课的设立让陈延非常惊讶,这都有点像后世的体验课了,不得不说,吕夫子真是一位敢想敢做的老师。

介于农商课的内容比枯燥的文类课有趣多了,所以尽管只是与学子们‘初相见’,大家仍是兴趣满满,接纳良好。

一天的时间很快过去,小叔已经在私塾门口等两人散学了。

夫子直接把陈延叫去了书房。

这地方陈延已经来了挺多次的,还蛮轻车熟路的。

“你们村庄许多学子今年没有来。”吕夫子单刀直入,“你和陈安每天都走来私塾吗?”

夫子的关心扑面而来,不加丝毫掩饰,陈延顿了顿,“只是今明几天要从村里走来。”

“嗯?”

“学生家里在私塾附近租了院子。”

吕夫子挑眉,看来陈家的家底比他想的要厚上几分,陈家长辈也算有些远见了,“那倒是不错,住在私塾附近能方便许多,日后你也可以晚些回去。”

留堂?陈延面露疑惑。

吕夫子看了他一眼,道:“来我这里多学学怎么写文章。”

私塾的甲班还没学到做文章,吕夫子这句话就是要给陈延无偿开小灶了,他真的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优秀师者,陈延连忙向吕夫子作揖行礼,“多谢夫子厚爱!”

如此良才美质,哪个老师能不见猎心喜呢?只是——

“即为你师,应当因材施教。”天色渐晚了,吕夫子让陈延早些回去。

回去的路走了太久,陈延和陈安上床之后就睡得很沉。

隔日起来的时间又早,弄的两个人精神不太好,陈壮壮更是边走路边吐槽:年少不知牛车好,摇晃还骂它不好,直到走路才明了,能用轮子别用脚。

念完这东西之后陈安突然有点兴奋:“康弟,你说我这个算不算诗啊?好像压到了一点韵脚!”

陈延:嗯……怎么不算呢。

打油诗也是诗嘛。

好在,苦走了三天之后,陈家的东西终于搬完了!

锅碗瓢盆,陶釜和豆子还有大石磨,都被搬到了县里。

杂物房被改成了一间小书房,由于房间不够,陈延和陈安只能住在一起了。家里田地要有人种,县里生意要有人做,陈家人计算了一下,做卤子的小三婶是得常驻县里的,三叔年轻力壮,是拉磨的一把好手。

那就只能让陈多富和陈多财轮流到县里来搭把手了。

虽安排好了,但初来乍到总是有点手忙脚乱的,但大家都是能干人,又一条心,力往一处使,很快便把所有的事捋妥当了,陈氏豆羹摊也继续重出江湖了!而且为了多赚钱,家里还又做了一块牌子,开了一个分摊!

陈延在吕夫子家的‘课后延时学习’也进行的十分顺利。

在逐渐了解和吃透做文章的规则之后,陈延总能做出一些很有巧思的文章,这让吕夫子发现原来他的文章朴素和华丽是可以结合的。

雅辞美文也能掷地有声。

陈安虽然因陈延一人得夫子赏识而有些失落,但很快他就调整了情绪!人各有所长嘛,康弟虽然比他聪明,但是他长得比康弟高啊!

而且康弟每天学完回来还要教他,他只要多加努力,以后也是可以有所建树的!

大不了,弟弟中举他秀才嘛。

吕秀才又在叹气。

吕夫人:……

“夫君怎么了?”她发现今年夫君就爱叹气,“那学生不好教?”

“没有。”吕夫子摇头,“他很好教,极有悟性,一点即通,敏而好学,勤奋向上。”

“那何故叹气?”对了,吕夫人想起来,“你去岁不是说要收这位陈学子为学生吗?怎么今年没有消息了?”

吕夫子摇头,“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