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乱世小夫妻(第2/5页)

大赵铁骑,盛势对上了大秦费家军神。

是役,赵国两位无敌统帅,廉牧,李颇联袂出击,一个稳,一个诡,将秦国主力军团死死地压制。

甚至随着时间的持续,左右夹攻之下,费部渐呈不能抵挡的局面。

所幸马到成星夜驰援,率领大军对上廉牧,费部才得缓解。

随着楚国韩国魏国三国出兵,大秦边疆兵戈四起,四面八方都有战争纷呈。

诸国而战既起,整个天下,瞬时陷入了乱局。

而这场乱战的转折点,乃是吴铁军率领大军,奇迹也似地出现在楚国前线。

吴铁军大军兼程驰援,甫一现临的那一刻,自侧面好似神兵天降一般的冲入到楚军的军阵之中。

两边将将接触的一瞬,狰兽骤发一声怒吼。

而随着这一声怒吼,楚国比较靠前的铁骑,但凡听到的,无不惊慌失措,阵型瞬时大乱。

随着这点变奏的出现,由点而线,由线而面,楚军全面溃败。

而吴铁军部死死咬着楚国溃兵,衔尾追击,乘势一举冲破一线天!

由此正式宣告,楚国的最强防线被打破了,就此不存!

从此之后,楚国再也没有了天险屏障,一线天之后的万里沃土,尽都处于秦军铁蹄之下!

……

燕国式微,有心无力。

齐国也被打残。

楚国也被打开了边关大门。

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的韩国,秦国鞭长莫及,仍归对峙。

同样处于对峙状态的还有魏国与赵国。

然而天下形势,已经在悄然间发生了变化。

待到第二年,马前戈率军出西北,大败韩军于寒水侧。

同年,费心语专心抵敌廉牧部,得隙发挥毒舌特长,于一场骂战之余,气的老将军旧伤复发,军心动摇。

赵国高层迫不得已,派出新锐将军赵一扩接替指挥。

按说这赵一扩乃是赵国新生代将领,号称赵国三十年难得一出的兵法大家,更著有《兵说》一书,外界盛传其用兵如神,乃是赵国不二的未来统兵人选,此时接替老将军廉牧正是顺理成章,若于此刻统兵战胜大秦雄狮,将改写安平大陆兵家排行顺次。

只可惜这位赵大家,自视太高、目无余子,只知有己不知有人,盲目自信,自以为兵法无双,却遭秦军三位大帅布下连环陷阱。

更被费心语率领精锐,实施凿穿战术,令到战局急转直下。

是役。

大秦一万五千精锐凿穿楚军,最终生还者不过三千之数,不可谓不惨烈。

但这极端战法,却成为打开僵持战局的关键点,以及转折点。

马到成,费平江随之联袂出击,最后由被忽视已久的马到功中路突破。

遭遇四方围攻的赵一扩再也支持不住,麾下四十万大军全面溃败。

赵国的另一路军李颇方面自然打算救援,扭转战局,至少收拢败军,却被吴铁军依仗地形,死死地牵制住,不敢贸然动作。

等到李颇突破吴铁军封锁,绕山行军,终于赶到这边战场时,四十大军,已经近乎全军覆没。

李颇稳住阵脚,尽力收拢溃兵,徐徐退军。

秦军并未追赶,尝试扩大战果。

面对这位堪称是千古名帅的赵国李大将军,向来是无人敢小看的。

纵使秦国大军已经集结百万,对面李颇只有三十万兵马,仍旧不敢妄动。

一旦给对方抓住机会,便是百万大军,诺大优势,也要无济于事。

至此,诸国大战,再次陷入新一轮的对峙状态,各种对峙。

再一年,马前戈再启战事,于风雪夜发动攻击,战至中途,吴铁军再次故技重施,突然引奇兵突出,杀入敌阵。

狰兽发威,俨如无解极招。

大秦兵马占据主动,等秦大将白扶率伏兵强势入战,彻底奠定胜局。

一夜间,韩国六十万精锐,尽数化作云烟。

三位将军兵分三路,于十天时间连下韩国三十六城!

换防的费心语提兵入赵境,连战连败,一路退回,李颇不受其诱兵之计,以守为攻,令费心语无功而返。

齐国大军刚要动,却被马到成提兵压制,更顺势再度杀入齐境内。

到了这一年的下半年,就只得赵魏两国还能跟秦国保持对峙状态。

其他四国,尽皆半残,国力衰微。

转眼到了第三年年底,燕国国君派王弟并肩王书墨出使秦国,商议投降一事。

文书墨带着使者荆株,以图裹神兵,上大殿献图。

荆株骤然拔剑,刺杀秦皇。

然而一击不中,旋即被秦人格杀于大殿。

文书墨获罪,供认不讳。

“为天下……则不杀你;为燕国,则必杀你。无奈,我是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