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第2/2页)

卫阳抿了抿唇,弱弱的劝道:“我们都努力过了,没什么好可惜的。昏君败国,才会被后人指指戳戳,可卫国如此,非战之罪,是天助姜国而已。”

卫阳比卫王看得开,不觉得投降有什么丢人的,尤其是努力过之后再投降,哪怕到了地下,他也可以直面先祖的询问。

更何况以前诸国混战,国与国之间,吞并分裂是常有的事。

今日姜国强盛,诸国降服,以后姜国衰败,也会被分疆裂土。

焉知以后卫国没有机会?

卫阳冒着挨打的风险,苦口婆心的劝道:“等姜国出兵,两军对峙的时候,卫国做什么都晚了,还不如早日投降,能保存一些实力。”

“保存实力?你看曾经的宋郑齐三王的实力如何?”卫王冷笑道:“你还真当姜王是个好相与的。也不看看姜国君侯过的都是什么日子。”

姜国各地的官员,都必须由朝廷指派,君侯的封地的官员,考核升迁和其他郡县官员无异。

唯一不一样的是,封地的税收,需转交给君侯,君侯也可以使用封地百姓那一个月的劳役来给他们办事。

可征调封地百姓做苦役,那也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事,若是在此期间死了人,就等着被御史台喷死吧。

触犯律法,就会交罚金或者削减封地,有这钱,都够让他们买几百个奴隶干活了。

所以姜国的君侯有支配百姓劳役的权利,但很少有人真的这么干,因为这就是个亏本生意。

连征劳役都束手束脚,更别说征兵,他们要是敢在的当地征兵,第二天姜蓁就能把他们给灭了。

至于君侯其他的权利,也被姜蓁给缩减了,导致姜国的大臣地位,比普通君侯还高。

而且现在不比当年,姜国如今还有一个推恩令,君侯累死累活积攒下来的家业,死后就会被分成许多份,子孙想要重新崛起,就得重头再来。

就现在这种小孩的夭折率,谁都不敢只生一个,孩子死了,家产就便宜了朝廷,可生得越多,家产就会被分得越薄……

姜国的君侯,无论进退,都是两难。

齐柔她们就算想使劲,也只敢在海外折腾,不敢在国内蹦跶,免得姜蓁对她们下手。

卫国要是投降,那待遇就只能参照齐柔,光是想想,卫王就觉得憋屈。

“做齐柔,总比做宋王好吧。宋王的家底可是被掏空了的,姜国为了要钱,脸皮厚得很,什么军费、战争损失费的名目都能找出来,到时候真打起来,我卫国哪来这么多钱赔。”卫阳越说越心酸。

姜蓁的私库肥得流油,卫王的私库,耗子进去了都得哭着跑出来。

尤其是现在卫王还从各处挤出钱粮来修渠,以后这些东西还不知道会便宜了谁。

“父王你可真是,图什么啊。”卫阳一边说,一边无奈叹气。

卫王掷地有声的说道:“只要我还是卫王,那我就要对得起列祖列宗,对得起卫国百姓,对得起卫国的臣子。”

“让你禅位给大哥,你又不禅位。”卫阳小声嘀咕。

“你说什么?”卫王瞪眼。

“没说什么。我就是说卫国很多大臣都跑姜国去了,剩下的也多是军功起家的新贵,对姜国的事心里有数……”

卫国的老牌贵族,在卫国变法的时候,就已经跑路。姜国强势崛起之后,又跑了一批。

剩下的都是刚起家的新贵,没积攒多少财富,不怕姜国军队搜刮。

总的说来,如今的卫国,不止卫王穷,卫国的大臣和百姓,都穷。

现在姜国君臣百姓都在同甘,而卫国的君臣百姓都在共苦。

卫国百姓吃苦耐劳,能征善战,但还比不上姜国,光是想想,都让人丧气。

姜国都走到这一步了,想要两国相安无事,根本不可能。卫阳一边用眼神瞄卫王手中的剑,一边说道:“姜国主父身体不太好,今年都病了几次了,姜王顾忌主父的身体,早晚会有所行动。”

“老而不死为贼。姜大头多少年前都是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结果现在还活得好好的。我怕他?”

“这可说不准,说不定他今年就不好了呢。”卫阳撇嘴,他以前在姜国的时候,可见识过姜大头的身体有多脆弱,时不时就头疼腿疼浑身疼……看起来就活不起的样子。

父子俩正说着呢,就有侍者进来传话道:“王上,不好了。姜国那边传来消息,姜国主父咯血了。”

“咯血了?”卫王表情一愣,忍不住又拿着剑鞘揍孩子,“叫你乌鸦嘴!叫你乌鸦嘴!我揍死你算了!”

“你刚刚不是说你不怕吗?”卫阳拔腿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