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第2/2页)

就现在的植被覆盖率,还有野生猛兽的数量,比起大自然来,人类更需要姜蓁保护。

新开出来的荒地,以后不仅属于自己,三年内还不用交税,十城中许多百姓都心动,只是家中人力不够,根本就做不到。

郡内的人受姜国庇护,没受到战火侵扰,日子过得比外头的百姓好,为了家中能多几块地,咬咬牙,还是能请人开荒的。

打定了主意之后,郑小白就拿起大喇叭,对外义正严词的公告道:“城中已经清点完户籍,郑国百姓别再来浑水摸鱼了,我姜国就不是会挖墙脚的人!郑国人就算来了我十城的地盘,也拿不到姜国的户籍,分不到地,只能替人开荒挣点糊口钱……”

这个公告一出,十城周边的郑国百姓心里就是一个咯噔。

在他们犹豫的这个短暂时间里,机会已经悄然流逝,明明在这之前,他们身边还有亲人好友,为了避开战火,去投靠了十城。

“上次大姨托人来送口信,说这郡内的官员真分地给粮种的时候,咱们就该一起搬过去的,如今却是迟了……”

“我这不是怕他们坑人吗?万一咱们一去,他们就把咱们绑了,稀里糊涂的卖去做了奴隶怎么办。姜国一直缺人,每年都在大批大批的买奴隶。”

“就你这思前想后的,啥事都办不成!等下次宋国的军队再打过来,把家里的存粮搜刮干净,你说咱们怎么办?”

“大不了就去十城那边,帮他们耕地……”

十城郡周边的百姓捶手顿足,新任郑王却是大夸郑小白仗义。

“像郑小白这么耿介之人,我那老哥哥非但不重用,还通缉他?怪不得他会寒心出逃。”

郑王摇了摇头,好似在为上任郑王那谜一般的眼光赶到惋惜,贴心的说道:“我记得郑小白的通缉令好像还在,撤了吧。郑小白对咱们郑国还有情,咱们对他也不能无心。”

“王上,撤通缉令,有些不太合适吧……”朝中大臣有些犹豫的劝道。

郑小白究竟是不是姜蓁派来的谍者,还真不好说的,但他带着灾民造反是事实,这通缉令其实挨得不冤。

别说郑小白了,郭凡在宋国的通缉令,依旧还在,只是会不会生效就不一定了。如果郭凡代表姜国出使宋国,宋国肯定不敢把他怎样。

郑小白如今是十城郡守,这十座城又是敏感的飞地,他就算出现在郑国王宫,大家也是不敢拿他怎么样的。

可这通缉令代表的是郑国的态度,直接撤回通缉令,就像是郑国认怂了似的。

“你们别忘了,姜国本就是我们如今拉拢的对象,我们付出了十座城的代价,才请动姜国出兵。”郑王提醒。

“可姜国和宋国也没真打起来啊。”部分大臣对此有些不满,觉得自家做了个亏本生意。

可这话一出,另外一部分大臣就直接反驳,“若姜国和宋国真打起来,就不单单是我郑姜宋三国的事了。卫国和齐国必然也要参与进来。”

姜国的发展势头太猛,被四国的人都视作威胁,之前就已经被四国联合攻打过一次。

如果姜国真起了吞并宋国的心思,其他三国绝对不敢隔岸观火,都会借此机会来围攻姜国。

正是因为姜国还没有动真格,卫齐两国才能稳住不动。

“不管怎样,如今宋国确实还需要姜国牵制,给姜国一个面子也无妨。”郑王顿了一下,真心的说道:“而且凭借郑小白的作为,他也值得这个优待。”

郑小白一上任,就大张旗鼓的逼走了大批郑国贵族,现在又对外声明,不染指郑国的百姓。

他给足了郑国面子,又博得了郑王好感,其他大臣也不好再多提通缉令的事。

郑小白不再被郑国通缉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十城郡的府衙里,听得府衙里的官员们直呲牙。

“真把通缉令撤下去了?”

“千真万确。听说这位郑王很看重咱们大人呢。”

“咦~~”一群人忍不住抖了抖自己身上的鸡皮疙瘩。

“你们这是什么表情?难道我不配吗?”郑小白一脸理直气壮的说道:“这些都是我应得的。”

“郑王要是知道咱们偷偷摸摸的捞了五六万人,不得气死啊?说不定转头就又把通缉令放回去了。”

“什么叫偷偷摸摸的捞人?那是本官不小心被郑国的百姓蒙骗了!”郑小白淡定的说道:“以前的户籍资料都被烧了。我能知道什么?我什么都不知道!我无辜得很!”

“对对对,您说得对,咱们什么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