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第2/2页)

各国贵族有在哀嚎物价暴跌的,也有在趁机囤货的,但底层的百姓却比较实在,都在趁此机会,给自己换新衣服。

尤其是姜国的百姓,这两年情况比往年好得多,愿意做新衣服的人也多了起来。

之前几百年,布匹的价格都很稳定,所以才能拿来当货币,现在它的价格一乱,就导致姜国的货币体系也混乱了起来。

“以前是一匹绢换一斗米,但现在可换不了,您还是拿钱来买吧……”

“可这价格不对呀,拿钱买就贵了……”

金玉、钱粮、布匹之间互相交易的价格,本来就有细小的差距。坊市内的商贾,因为价格的问题,已经不知道吵过多少回了。

这个时候,就有大臣在早朝上向姜蓁建议道:“王上!要不您还是收手吧。长久下去,不止四国受影响,我姜国也会动荡产生动荡。”

“收手?收什么手?怎么收手?”姜蓁反问道:“你不会觉得这布匹的价格降下去了,还能再升回来吧?”

“额…这不是王上的谋略吗?王上您问我?”大臣的表情有点懵。就算这位大臣在经济上不擅长,但他也能看出,此事幕后指使就是姜蓁。

姜蓁当初在《官报》上提醒各家少囤布,他照着做了,大批量抛售了自家囤的布,就是为了给另外四国带麻烦,为姜蓁助力。

可想现在麻烦波及到姜国,这位大臣就有点接受不了了。坑别人行,坑到自己,那就不美了。

在他看来,姜蓁既然能把布价降下上去,自然也能把价格恢复正常,就是不知道姜蓁准备什么时候行动。

【这都出手了,哪还有收手的道理。】

【就这群大臣的认知水平,咱们要是对他们玩经济战,能把他们玩哭嘿嘿~】

【还是算了吧,这个时代的经济战争也是会要人命的,还是悠着点的好。】

【咱们就折腾了布,又没折腾粮食,影响已经很小了!】

对织布作坊产量最了解的,除了姜蓁,就是治粟内史,在产能翻了那么多倍的情况下,布匹跌价是必然的,现在这个价格正合适。

治粟内史心中没有任何布价回升的幻想,提议道:“布匹的价格波动大,倒不如剔除布币,坊市内的交易,就用我姜国的半两钱。”

“买卖东西用半两钱?你看寻常庶民家中可有钱?”一位臣子出来反驳。

“不用半两钱,难道就任由物价混乱下去?长此以往,必会影响到粮食。”

“你说得轻松,但百姓和商贾就是不爱用半两钱,你又有什么办法?”

底层百姓习惯以物易物,一是因为他们家中产布、产粮食,用这两个东西换生活用品更方便,二是因为大批的铜钱都在贵族手中,庶民手中的铜钱存量很少。

贵族不只囤布、囤粮食,还会囤铁和铜,这些东西平时可以当钱用,关键时候就会变成武器。

而且铁矿、铜矿可以归私人所有,谁都可以造钱。各家的冶炼水平和道德水平不一样,市面上流通的铜钱质量参次不齐。

在朝中官员快要因为布价和铜钱吵起来,甚至打起来的时候,铁官昂首挺胸的站了出来。

“你们不要再吵了!我铸造局新造出了一批铜钱和金币银币,正准备借此机会投入市场。”

铁官不说话还好,一开口就遭了黑手,脚不知道被谁踩了一下,胳膊也不知道被谁杵了一拐,然后还被怼了一顿。

“呵呵~既然此事你早有准备,为何现在才说?看我们打架很有意思?”

铁官暗自磨牙,之前他没接收到姜蓁的眼色,哪敢站出来!现在倒好,成了个出气筒!

“你们逮着我骂什么?就不想看看新铜钱吗?”

姜蓁顺势说道:“让人把东西抬上来吧。”

诸位大臣看了看上首的姜蓁,瞬间闭嘴。出于对姜蓁的信任,老实的决定看过新铜钱之后再挑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