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第2/4页)

因为蓝河县的作坊能给姜蓁带来大量的利益,姜蓁对作坊里的工人也不小气,养鸡场养猪场那边的产出,很多都投入到工业区这边来了。

她刚弄出精盐的时候,精盐作坊内的工人都能吃上鸡蛋,更别说现在。

在姜蓁作坊里工作的人,吃穿待遇比周围乡里的普通人不知道要好多少。之前姜蓁去过的红霞家,红霞因为勤劳,偶尔能免税,已经是乡里数得上的好人家了,但和作坊内的工人依旧没得比,因为他们做不到每天一个鸡蛋。

姜蓁倒是想提升全国百姓的生活水平,但她现在的能力还有限,就只能先顾好自己人。

去纸坊那边溜达了一圈,发现没有什么需要自己改进的地方,姜蓁又溜达去了玻璃作坊。

透明玻璃作坊早就能做出来了,但产出不稳定,而且玻璃中央还会有小气泡。

这些在姜蓁眼里都是小问题,改改就能好,她主要指点的是镜子的制作。

等姜蓁在作坊里说得口干舌燥的时候,卫蝉适时的就递上了一杯糖水。

姜蓁抿了一口,问道:“糖水?甘蔗熬出来的红糖?”

“公主知道这是什么?”刘县令有些惊奇的说道:“这是今年蓝河县种出来的甘柘,前两天才熬出来的糖,量不多,只熬了一锅,原本是预备过两日再送去都邑的。”

“这甘柘是我从宋国带回来的,还有蹲鸱……都是我亲自带回来的,我当然知道。”姜蓁说道:“这东西我很早以前就吃过了,不过我更愿意称呼它们为甘蔗和红糖。”

【小刘真是太大惊小怪了,不是蜂蜜,不是饴糖,那就只有红糖了。】

【阿蓁被我们教得越来越像星际穿越者了,瞧瞧这用词习惯,多为我们考虑啊。】

【有了红糖,女孩子的红糖姜茶可以安排上。】

【想多了,就现在红糖的产量,它绝对能登上奢侈品的行列。毕竟现在的甜味剂就只有蜂蜜和饴糖,饴糖是用粮食制造的,姜国可不提倡。】

“臣知道甘蔗是公主带回来的,但臣没想到,公主居然知道红糖。不过也是,公主若是没吃过,又怎么知道熬糖的方法……”刘县令自动把逻辑脑补圆满,然后感叹道:“宋国都邑的柘浆如此有名,却空有宝山而不得入,以后怕是还要来我姜王买红糖。”

想到这个,刘县令和姜蓁汇报道:“农庄内的甘蔗只熬了一锅糖,准备献给公主,剩下的都要留做种,明年各乡都可以种甘蔗,这甘蔗以前就是在河边野地生长,不需要用良田……”

听着刘县令对县内事务的各种安排,姜蓁抿了一口红糖水,说道:“屠将军被调去了大峰郡,桑泽郡那边缺一个郡丞,你可愿意去?”

本来正在侃侃而谈的刘县令顿了一下,反应了两秒之后,立刻说道:“愿意,臣愿意!”

刘县令幸福得差点没晕过去,表达了自己的强烈意愿,就开始赌咒发誓的给姜蓁表忠心。

姜蓁一口把杯子里的水喝掉,态度亲和的说道:“刘县令,我一直都很看好你的。自从我接手蓝河县以来,你为我做事,从来都没有出过什么差错,郡丞的位置,是你应得的。”

“我刘耘何德何能,能得公主看中。”不过是被姜蓁夸了几句,刘县令就激动得抹泪,惭愧的说道:“蓝河县能有今日这副盛景,全赖公主的扶持,臣什么忙都没帮到。”

“我当初在桑泽郡待过一段时间,那是个好地方,盛产桑蚕。你在蓝河县应该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希望你做郡丞的时候,能学以致用。”姜蓁提醒道:“你若是在桑泽郡做得好,以后还有更大的前程等着你。”

刘耘的手激动得隐隐发抖,朝姜蓁深鞠一躬,说道:“多谢公主栽培,臣必不负公主所望。”

姜蓁欣慰的拍了拍刘耘的的肩膀,“别谢了,走吧,继续巡查作坊。”

蓝河县是姜蓁的老巢,作坊聚集的工业区,更是姜蓁最在意的地方,日常要是有个什么事,立马就有人给姜蓁送信,没人敢敷衍。

巡视了一圈,没发现什么大问题,姜蓁这才带着几面镜子、两车透明玻璃、两车纸,慢悠悠的回都邑。

和直播间讨论的基础教材,已经确定了下来,等她编成书之后,就要让匠人刻成雕版。

在直播间众人的怂恿下,姜蓁选择的都是比较有争议的题材,比如浑天说和天圆地方,比如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否合理,比如伤口溃烂发热改用药而不是该请巫……

姜蓁一边坐在桌以上写教材,一边感叹:“这些东西一出来,我姜国肯定会特别热闹,到时候可别打起来。”

【这个时代的文人战斗力确实不低,可以提前安排巡逻的衙役,免得发生血案。】

【要是每个人都像郭凡那么猛,确实该好好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