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4/6页)

【这是亲爹,有危险让别人家的孩子上,自家孩子捡好处就够了。】

【他就阿蓁这一个独苗苗,可不得护着点嘛。夭折了那么多孩子,姜王肯定都有心理阴影了。】

虽然体谅姜王的用心,但姜蓁还是坚持说道:“父王,还是让我去吧。我怕公孙韬他们办事不用心,受苦的还是姜国百姓。”

“我知道你一直都是个心善的好孩子,只有你才会真心替父王着想。可这是个苦差事,你听话,让他们去就行了。”姜王幽幽的说道:“他们想要从我手里接过姜国,总要经过诸位臣子们的考验,让人心悦诚服才行。”

姜王这么说,让姜蓁更不想放弃这个差事了,“父王,你就让我去吧,这段时间你教我这么多本事,总得让我有地方施展,这是个多好的机会……我要把这事办好了,谁不夸您教女有方,后继有人。”

吹完了姜王的彩虹屁,姜蓁又一再保证,沿途会注意自己的身体,会带上医者一起走,肯定不会在途中生病。

姜王就算再担心,也抵不过姜蓁想要办差的强烈期望,只能无奈妥协。

为了姜蓁的安全,姜王除了把上次给姜蓁的两百护卫分给她了,还另外增加了两百护卫。

临走之时,姜王还把自己的佩剑给了姜蓁,给了姜蓁随便砍人的权利。

右相看这画面看得眼皮直跳,站出来提醒道:“王上,公主年幼,性格冲动,若是……”

姜王呵呵一笑,表情无害:“无碍。我信我儿能明辨是非。”

他把姜蓁放出去,就做好了姜蓁会砍人的准备。姜蓁的性子和她的叔伯兄弟不一样,或许是生长在宫外的原因,姜蓁对下面的百姓和奴隶,格外怜爱看重。若真有官员乱来,姜蓁绝对不会和稀泥。

除了护卫和剑,姜王还给了姜蓁临时调兵的权利,中途谁要是敢对姜蓁不利,她就能从最近的郡县调人来帮忙。

姜蓁刚离开都邑,消息就传了出去,受灾地区的官员,都默默的绷紧了神经,担心剑砍到了自己脖子上。

这个时候正是最关键的时刻,姜蓁中途一点都没有拖延,直奔目的地。

怕后面的人有所准备,所以姜蓁第一个去的就是受灾最严重,奏章里叫苦叫得最多的安渡县。

刚到达安渡县,县令远远的就来迎接姜蓁,诚惶诚恐的把姜蓁迎到了县衙,路上一边诉苦,一边报告着安渡县内的情况。

“今年运气不好,水是半夜突然涨起来的,好多地方的百姓夜里不够警醒,再逃的时候就迟了。后面县内的情况稍好一点,又遇上了山崩……”

暴雨洪水加泥石流,安渡县确实有够倒霉的,姜蓁的眼神不自觉的就带上了同情,问道:“朝廷给的粮种发下去了吗?可有人因为找不到吃的饿死,县内可还有余粮?”

“粮种和农具都已经发给各乡了。”县令非常坦然的的说道:“公主若是需要的话,可以召见各乡三老来询问。”

姜蓁摆了摆手,说道:“那倒不用。现在大家都忙着修整房屋田地,我折腾他们做什么。”

隔几年就会碰上一次水灾,大河周边的百姓都已经学乖了,看到雨势不对,就会把家里的粮食藏到山洞。

家里还有点存粮,不至于马上饿死。可地里一季的收成没了,后面的日子才是最难熬的。这段时间,灾民家里哪怕有麦有豆,也会去山里打猎、挖野菜填饱肚子。

姜蓁明面上带着麾下的门客在县衙查阅公文,私底下早就已经把人派出去了。

这次出门,除了护卫,她还把带了府里学堂的孤儿。

在县令来接姜蓁之前,这几十个孤儿,连带着保护他们安全的护卫,都已经混入了安渡县。

牧和红叶两人搭伴,把自己弄得狼狈之后,然后跟山坡上挖野菜的小孩打听消息。

“你是哪家的小孩,我怎么不认识你?挖过界了吧。”

“我家里人都死了,我是去投奔亲戚的,路还没走到一半,我肚子就饿了。”牧哭丧着一张脸,把干净的野菜叶子团吧团吧就扔进了自己嘴里,含糊着问道:“你们村里今年死的人多吗?”

牧的表现让对方的防备心消失大半,回道:“我奶和我一岁的小弟都没了。但我爹说他们身体不好,本来就活不长的。你去投奔亲戚,你亲戚家里有余粮养你吗?”

“朝廷发粮种,种下去之后,再熬一段时间,就不用饿肚子了。”牧一脸天真的问道:“你们村的种子都种下去了没有?”

仔细的打听了一下粮种的情况,发现乡里的情况还行,牧刚把心放下,村里的那个孩子脸色就警惕了起来,对牧说道:“我看到山坡那边有行迹鬼祟的生人,你还是别急着走,先跟我回家休息一晚,再去找你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