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村中闲话40(第3/7页)

老天爷睁睁眼吧。

后来各自散去,村里其他人便问咋样,这些回话的阿叔阿婶嘴上说看老天爷、顾书郎是个顶好的人,千万要保佑。大家伙心里便知道怎么回事了。

这次考试估计悬。

顾书郎琢磨肥料成,可能做学问差一些。

农事官在黎大家扎了两天的根,村里便没人轻易上黎家门——大家伙对府县来的大人还是敬畏的,不敢近前。

第三天,农事官先回府县,剩下的四位差人分别去了东坪村、十里村、大田村开始教做肥料——先推广宁松镇周边的村子。水田的肥料还有石粉,等之后府县会派来人加大烧石粉。

田是庄稼人的根,有些人不信,便想着先等村里其他人上一年肥,看看收成如何第二年再上。这些肥料想推广到全宁平府县管辖的村子,起码要三年时间。

农事官一走,杏哥儿便抱着元元过来了。

“先前我没敢跑来问,咋样?”杏哥儿问。

黎周周正干手里的活,摇头说:“我也不知道,相公说去考试的人不多,可我在外头等,光是陪着一起考的人家就能有二百来位,我听说只录前二十位。”

相公没说,他在考院外头都打听到了。

杏哥儿听得咋舌,“这也太少了,为啥连一半都没有。”见周周面色担忧,忙岔开话题:“你去府县玩了没?府县人穿什么样式的衣裳,戴什么首饰,哥儿穿戴啥?”

“我说不出,没留心这些。”黎周周实话说。

杏哥儿:“那啥时候出成绩?你们还要去府县吗?”

“请了跑腿报成绩,相公说不好劳累爹赶骡车再去一趟,家里田还要上肥,就花些钱算了,还有一日就出成绩了。”黎周周说着紧张起来了。

杏哥儿好奇这次花销,都说读书花销大,上次黎周周买纸笔他就见识过,可如今田里收成好了,本来压下去的心思就有些活泛,他就元元一个孩子,先不提送不送读书,问问总成的吧?

“这次花了多少?”

“第一天住的客栈便宜,不过离考院远,一晚上二十五文钱,要了两间房。第二天去了近的,这家客栈好,一晚上五十文——”

“五十文!!还是就睡一晚上?”杏哥儿瞪圆了眼,这咋这么大花销,嘴上说:“难怪大伯半夜就起了赶车去府县,你们连住一晚都没直接摸黑赶路回来。”

五十文一间房睡一晚,这要他,他也不愿意多睡一晚。什么金贵的床啊。

杏哥儿还板着指头算,“一共睡了六晚,连着前一晚的两间五十文,啥都没干就三百五十文钱了。”

“吃上比镇子略贵个一两文钱。”黎周周也觉得贵。

这些吃食还是小摊子上的,常见的素面、包子、馒头之类,没敢下馆子,更别提说去什么酒楼。

“考试可真贵,这要是没考中,不是白费钱……”杏哥儿说一半察觉话没说好,连忙跟周周解释:“我不是说你家相公的,我是说太贵了,我本来有点送元元念书念头现在又没了。”

得,他家元元是读不了书了。每次刚提个念头就又栽了。

黎家院子黎周周杏哥儿闲聊,一大早顾兆用过了早饭去东坪村赵夫子家了。他考完试,于情于理要去一趟夫子家。

赵家屋院里,虽然没人高声说话,可就是能感觉到屋里人都紧张。

赵泽开春便十岁,去镇上考童生了,童生出成绩晚一日,

“兆儿过来了。”师娘在围裙上擦擦手,一向能言说笑现在不知道说些什么,张口说:“你去屋里坐会。”

顾兆便进了里屋。赵夫子手里拿着戒尺来回踱步,赵泽站在堂屋中间,像是刚哭过,手背在后头,手心通红。

赵夫子打了赵泽手心。

“夫子。”顾兆行了礼,解释了为啥来晚了几日。赵夫子也知道有农事官在西坪村,当然心思也没往顾兆身上多放,全部精力都在孙子身上了。

顾兆考不过,黎家百两银子,还能多考几次。

“嗯。”赵夫子点头,又看孙子,肃声说:“在家时背的好好地,怎么去考试就忘了?到底是那句不会答错了?”

赵泽被打懵了,距离考试过去已经第三天了,考试的题也忘了一大半,实在是不知道哪道答对哪道错了。

顾兆见赵夫子训孙子,便说客气说了两句,意思他推迟几日再过来——考试音信马上下来了。赵夫子摆摆手,知道了,然后盯着赵泽继续问。

从赵家屋院出来,还能听到戒尺落在掌心上的声响,赵泽带着哭腔的声,外头赵泽阿娘眼眶红了,却也不敢进去阻拦。

与朱秀才家贫寒日子不同,赵家情况要好一些,可赵夫子将一生全部科举指望灌注在实岁只有九岁的赵泽身上,从小天不亮就起来默书,日日练着字,寒冬酷暑未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