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4章 攻坚(第2/3页)

朱慈烺有些难过,但他不会退怯。

国民平等,一体纳粮一体当差,非是施行不可。

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算时间,孙传庭对对海州的总攻,就在这一两日了。

在孙传庭攻坚,统帅大军,继续往辽东深入,收复辽阳沈阳的同时,作为皇帝的他,也是需要对大明朝的顽固,发起一次总攻了。

“传钱谦益。”朱慈烺道。

左都御史钱谦益很快来到,在乾清殿中待了很久,直到黄昏,方才离去。

“传下去,明日大朝议!”

和钱谦益议罢之后,朱慈烺又召来首辅蒋德璟,筹划一番,决定不再等待,而是要付诸实行了。

……

晚间。

钱府。

钱谦益召集都察院的几个重要御史,在府中商议。

——经过地方都察院的大分拆,现在的都察院人员凋落,已经是没有过往众正盈朝的鼎盛了,但毕竟是都察院,如果全体御史,上下一体,强力阻拦,隆武皇帝的旨意,怕也是难以

“宪台,真没有其他办法了吗?”一个御史愁眉苦脸的问。

钱谦益叹息的摇头:“朝廷内有欠俸,外有欠债,辽东战事又急,所需钱粮需要源源不断的供给,圣天子心意已决,大势所然,不管百官和都察院同意不同意,都是要执行了。”

“难道陛下就不怕留下恶名吗?”

“恶名?陛下平定流贼,收复辽东,中兴大明,已然是千古第一君,何等的史官,敢在他的名字下,写下一个恶字!”

众人哑然。

默了半晌,有人道:“可我们总得为天下的读书人争一争吧?”

“一个争字简单,辞官归故里也没有什么。”钱谦益叹息道:“但我们争的是读书人的利益,陛下争的却是大明朝天下的利益,孰轻孰重,孰长孰短,以陛下的口舌和坚定的心志,你们觉得,朝堂之辩,陛下能听我们的吗?”

“不听也要谏。不然我们这御史不是白当了吗?”有人道。

钱谦益斜他一眼,淡淡道:“该说的,我都说了,如何做,诸位自己抉择吧。”

说完,端起茶水,送送客状。

几个御史面色凝重,长吁短叹的离开。

等他们一走,钱谦益放下茶杯,也是苦笑:“这么大的事情,陛下这是又把我架到炉火上了啊……”

……

袁府。

袁继咸正在灯下写信,眉宇间都是落寞,又似乎有不如归去的叹息……

……

第二日。

上午大朝议。

内阁诸臣,军机处,六部堂官,都察院,大理寺,理藩院,在京亲王、勋贵,五品以上的各级官员,全部都到齐了,黑压压的乌纱挤满了皇极殿。所有人的面色都是凝重,因为昨日他们就得到了消息,今日大朝议,只有一个议题,那就是财税改制,一体纳粮一体当差。

这是关系天下所有读书人,关乎所有人,甚至有可能会动摇国本的大事,众人如何能不凝重?

更不用说,此前三文日报掀起的轩然大波了。

“陛下驾到~~~”

司礼监掌印田守信首先出现在御台上,拂尘一甩。

“吾皇万岁万万岁~~”

殿中人都跪倒了,一两百人,黑压压的一片,将整个大殿都铺满了,此外,在大殿外,还有两三百的京官,他们没有资格进入大殿,只能在殿外听朝。

脚步声响,戴翼善冠,穿元青色团龙袍的隆武皇帝走上御台,和群臣一样,今日他的脸色也是非常凝重,站在御台上,目光徐徐扫视跪在殿中和殿外的群臣,微微点头:“都起来吧。”

“谢陛下。”

群臣起身,按官阶大小回位。

殿里殿外,纱帽攒动,红袍耀眼,每个人都是抬头,郑重凝肃的看向御座的方向。

御台上,朱慈烺望着自己的臣子,望着周王,永王,不多的勋贵,又望那几个有可能会提出反对的肱骨之臣,默了半晌,缓缓说道:“今日原本不是大朝议的时间,临时改时间,为的是议一件迫在眉睫,关乎我大明朝百年兴亡的大策!”

群臣静寂。

所有人都在等待,等着隆武陛下揭开谜题,又或者是擂响战鼓。

……

千里之外。

海州。

旗帜飘扬,军营如海,大明十万大军已经将海州和牛庄驿围的水泄不通,各种攻击器械,从火炮盾车一直到覆盖壕沟的木板车,都已经是准备齐全,这一月的等待,更是将后方的重炮,源源不断的运送到了牛庄驿和海州的城下,此时,六门从锦州城头卸下的巨型红夷大炮已经正在牛庄驿城下展开,隔着建虏挖掘的三重壕沟,森冷的炮口,瞄向了牛庄驿的城墙以及建虏的修筑的几处墩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