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1章 第二次松锦之战(二一)(第2/3页)

随后,他坐下说道:“就由札萨克图汗带兵断后,鳌拜,你领一千骑配合,待我大军退过大凌河之后,你们方可徐徐撤兵;谭泰,拜音图,你二人各领一军,先行撤退,急速支援凤凰城和复州;裕郡王、禧郡王,你们二人轻装居前为先锋,为大军开路;本王和礼亲王护送辎重粮草,连同恭顺王的重炮和诸班将领为中军……两黄旗图赖率领正黄旗兵马和科尔沁左翼亲王拜斯噶勒、右翼亲王巴达礼、为大军策应,跟随在中军之后……土谢图汗,你随科尔沁骑兵一齐撤退,如何?”

多尔衮连续发令。

被他点到名的人,一一出列领命,连代善也一样。

“遵大辅政王的命。”

土谢图汗也起身,无精打采的应了一声,然后不放过机会,喋喋不休的又说:“勇士们没有肉吃,棉衣破烂,还望大辅政王补充……”

多尔衮微笑:“好说,好说。撤过大凌河,自会给汗王补充。”

“再即刻通知豫贝勒,令他做好准备,明日凌晨随主力大军一起撤退。”

最后,多尔衮又道。

“嗻!”

“如果没有问题,那就去准备吧。”多尔衮挥手,

各个亲王汗王,各旗将领,满汉大臣,鱼贯退出大帐,急急去准备。

……

“告诉鳌拜和图赖,要他们一定盯紧了札萨克图汗和土谢图汗!有任何异动,都要立刻向我汇报。”多尔衮叮嘱苏克萨哈。

“嗻!”苏克萨哈急急去。

……

部署了撤军的先后次序以后,当天,建虏喀尔喀联军大营就骤然忙碌了起来。

但表面看起来却和昨日没有任何的区别,外松内紧,各处建虏兵马依然尝试向明军发动进攻,孔有德的重炮,更是对明军防线展开轰击,其猛烈程度,更胜过昨日。

进入夜晚,一个消瘦的身影披着大氅,带了两个随从,站在角楼上,面无表情的望着对面的明军大营,又望在明军大营之后,已经被围困了半年之久的锦州——虽然看不到,但他却知道,此时的锦州,一定是绝望和死亡相互弥漫,粮草应该也已经是断了,如果阿济格心志坚强,八旗依然能掌控全城,那么,人吃人的事件,怕也是很快就会发生。

别人不知道,但他却太知道了,因为当年他也被困在孤城之中,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生不得,死不甘……

那时是松山,现在是锦州。

那时他在城里,现在他在城外。

但面对的困境,却是一样的。

因为他已经能想象到,不久之后,这万千的大军就会出现在沈阳城下,到是,他怕是要重新经受当年在松山的煎熬了……

老天爷,为什么要折磨我?

洪承畴痛苦不堪,一个贰臣就够了,为什么还要他经历这么多?

“洪学士。”

脚步声响,有人上了角楼,向他行礼。

没有回头,但洪承畴已经知道是谁,于是口中道:“恭顺王折杀老朽了,该老朽行礼才对。”

转过身来,恭恭敬敬的行礼。

那人急忙又还礼。

原来是建虏重炮的指挥者,和洪承畴一样,亦是贰臣的孔有德。

两人相互行礼,期间,像是受不了这夜的寒冷,洪承畴捂嘴咳嗽了起来,孔有德急忙取下自己的大氅,为洪承畴披上。

洪承畴拢紧了大氅,感觉身体暖和了许多,微微点头,表示感谢,随即问道:“恭顺王,今日炮战如何,明军可有反击?我军弹丸耗费多少?”

孔有德不敢怠慢,恭恭敬敬的回答。

洪承畴听完点头:“由此看来,南军还不知道我军要撤退。”

“是。”

“撤退之事,恭顺王可准备好了?”

“已经完毕,明日凌晨,就可以依照辅政王的计划,分批分次撤退。”

洪承畴点头:“火炮是大军根本,一点差错都不能有啊。”

“是,请学士回禀辅政王,我孔有德就是死,也会将一干火炮,一门不少的全部带回盛京。”孔有德道。

“那就好。”洪承畴点点头,迈步下角楼:“这大氅,老朽先借了,明日差人送还恭顺王。”

孔有德谄媚的笑:“一件衣服而已,学士尽管用。”

然后上前一步,小声问道:“学士,大军从锦州撤退,听闻广宁也不计划守了,而是要收缩兵力,死守海州和牛庄驿,不知是真是假?”

——孔有德投降建虏之后,黄太吉在他和他的部下们安置在广宁一代,如果广宁不守,他们的财产田产肯定要大量损失,因此孔有德十分关心。

洪承畴面无表情:“谣言而已,不必当真。”

脚步丝毫没有停顿,下了角楼,快步离去,好像一句话也不想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