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8章 第二次松锦之战(八)(第2/3页)

到达松山之后,李顺拜见史可法之后,立刻就建立炮阵,逐一校正火炮,又双手合十,嘴里唠唠叨叨,向菩萨娘娘祈福。

见城下明军有巨炮运到,城中建虏都是惶恐,论起来,他们城中火炮也是有七八十门的,但却没有重型红夷大炮,眼见明军建立炮阵,开始校准,他们却也是无可奈何。

“砰!”

第二天早上,明军第一门红夷大炮发出了怒吼,在一声巨大无比的轰鸣之后,松山被砸中的城墙砖石飞溅,剧烈摇晃,城头建虏士兵惊呼一片。随即,砰砰砰砰,更多的巨响和摇晃,明军四十八重炮,依次轰鸣校准,四十八枚铁弹子,呼啸着,或砸在城墙上,或落在城池中,又或者偏移目标,砸到了城外,但不管是砸到哪里,都是声音巨大,土石飞溅,周边人畜瞬间就扑倒一片。

城内惊恐。

李顺举着千里镜,校对每一个门重炮的落弹点。

如此,明军大炮越来越准确,几乎每一发的炮弹都落在松山西门的城墙上。

轰一轮,歇一轮,中午时分,随着一声轰然巨响,松山城墙终于是支撑不住,轰隆隆的倒塌了。

史可法令旗一指,高呼:“杀进城去~~”

“杀!”

明军奋勇上前,潮水般的向松山涌去……

……

锦州。

松山失守的消息,锦州城内的建虏,很快就也知道了,

松山守将隆熙的头颅,连同松山汉军旗的三个小佐领,都被带到了锦州城下,向城里的建虏喊话,要他们投降。

但没有回应。

三个小佐领也不敢太向前,因为只要进入城头鸟铳和弓箭射程之内,他们就会遭到无情的射杀。

松山失守意味着在失去义州和东关墩台之后,建虏百十里之内的城池已经全部被大明肃清,如今,只剩下锦州孤零零地矗立在这原野之中了。

而辅政王的援兵却迟迟不到,虽然城外明军并没有攻城,只是将锦州团团围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粮草配给制度的日渐严格,城中军心,已经是越来越不稳了。

……

阿济格好像早有预料,接到松山失守,守将隆熙战死的消息,躺在病榻上的他一点都不惊讶,只红着眼珠子,咳嗽地说道:“知道了……告诉图尔格,加强巡防,但有人敢乱嚼舌根子,一律处死!”

……

黄昏。

明军营帐布满了锦州城外几十里的原野,角楼肃立,军旗飘扬。

“哒哒哒哒……”

一名明军探骑从远方急急而来,离得远远就高声呼叫:“紧急军情,让开,快让开!”

很快,这份紧急军情就送到了孙传庭的面前。

——多尔衮率领的建虏大军,浩浩荡荡,十几万人,已经抵达距离锦州只有一百里的广宁了。

五十多天的时间,多尔衮的大军方才出现,比之军机处的意料,足足慢了二十天,由此可知,多尔衮率军出征的过程,并不是太顺利。而从探报看,建虏这一次是倾巢出动,连十二岁的孩童都动员了,可知其兵力的不堪,和陷入绝境之后的穷凶极恶。

但明军上下却都是淡然,或者说,他们等多尔衮已经等了很久了,如何应对,孙传庭早已经布置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每一个人都知道该做什么,如何做。

“即刻送往京师,交给陛下。”

孙传庭亲写了一份奏疏,封好了,郑重的交给信使。

“是!”

……

京师。

乾清殿。

自从孙传庭率领大军离开京师,兵出山海关,往锦州而去之后,隆武帝朱慈烺少有的,连续失眠了好几日,如果是他自己领兵,绝不会有这样的情况,但他是皇帝,不能轻易出征,虽然他对孙传庭无比信任,坚信孙传庭一定能完成此重任,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心里总还是有一些担心。

——或许,只有前线的金戈铁马,鼓角争鸣,才能安慰他入睡。

不过还好,几日之后,他心情就已经完全平复,每日看完前线送来的军报,都可以安然入睡了。

义州按计划拿下,松山坚城也在红夷大炮赶到之后,重炮轰击,也是计划中的事情,虽然两地的建虏女真都非常顽固,死战抗拒,但蒙古、汉军旗却已经开始成批成批的投降,尤其是松山,当城墙轰塌之后,城中的汉军旗不但是放下武器,向王师投降,而且还有士兵引着王师,去捉拿隐匿的建虏。

大明威势如此,汉军旗的军心,已经不能和过去相比了。

松锦之战爆发后的六十天以来,最激烈的战斗,当属阿济格诈败设伏,大明骑兵遇危不乱,各部奋力冲杀,转危为安之战。这一战,陕西骑兵,永平骑兵和保定骑兵虽然损失不小,但却打出了明军血性和王师的顽强,战后,孙传庭在严厉训斥了高杰,王光恩和王允才擅自追击的同时,也对三人的奋勇作战,表示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