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7章 来去自如(第2/3页)

——钱谦益为郑芝龙次子的老师,和郑芝龙关系亲密,原本应该是回避的,官员中也多有此声,但朱慈烺没有理会,仍令钱谦益为审理的主官,今日看来,钱谦益还是领会到了他的心意。

“知道了。”

朱慈烺微微点头,表示对判罚的认可。

钱谦益微微松口气,带着孟兆祥和王家彦一齐行礼。

“督宪留步,朕有一事和你商议。”

汇报完毕,三人要告退。朱慈烺却喊住了钱谦益。

督宪,左都御史的尊称。

“是。”

钱谦益眼神忍不住的流出了激动——被陛下留下独议,这可是近臣才有的待遇啊。

……

福建。

泉州。

郑芝龙跪拜听旨。

宣旨的乃是福建巡抚张肯堂。

郑芝龙很平静,他似乎早已经知道结果了,对于剥夺福建总兵,但保留水师,依然为水师提督的处置,他没有欢喜,也没有悲伤,但眼神中不经意的却是透出一股股地失落和不平……

“臣领旨谢恩。”

郑芝龙叩谢,起身之后,接了圣旨,殷勤的向张肯堂表示感谢,说一些痛悔的话。

张肯堂却比较冷淡,他在福建多年,对郑芝龙已经是颇多了解,知道郑芝龙狡诈多变,言不由衷,不可深交,在郑芝龙被调查的事件中,他配合都察院和刑部,也是得罪了郑芝龙,现在郑芝龙表面上感谢,心中不知道恨成他什么样子了呢,因此公事公办的客气了两句,叮嘱郑芝龙将十万罚银尽快交到布政使衙门,然后转身就走了。

送走张肯堂,郑芝龙脸色渐渐铁青起来,望着手中的圣旨,猛地一跺脚,口中恨恨地说道:“黄澍,你等着,总有一天老子要剥你的皮,抽你的筋!”

黄澍,福建按察使,若不是黄澍的弹劾,他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只是现在正是风头,他纵有再多的恨,也得暂时压住,等过了这一段时间,找寻机会,他是一定不会放过黄澍的。

……

“家主被责罚了。”

“朝廷太无情了。”

听闻郑芝龙被朝廷处罚,郑家部将都赶了过来,聚在府门之前议论纷纷,为郑芝龙抱不平。

后堂。

脚步声响。

郑芝龙的两个弟弟,郑鸿逵和郑芝豹一前一后的走了进来,郑鸿逵表情还算平静,郑芝豹却是满脸愤恨,对朝廷的处置十分不满,

“哥,继任福建总兵的人选,出来了。”郑鸿逵走到郑芝龙面前,小声道。

瘫坐在椅子里的郑芝龙慢慢睁开眼睛:“是谁?”

“副将周之藩。”郑鸿逵回答,

郑芝龙听完,微微松口气:“果然是周之藩啊,那还行。”

——周之藩,字长屏,井研人。崇祯年间,官至福建参将,隆武二年,清军攻入福建。八月二十七日,周之藩护卫隆武帝一行到达汀州,追击的清兵赶到,呼问谁是隆武?周之藩挺身呼曰:“吾乃大明皇帝也!”清兵乱箭射之,周之藩拔箭手杀数十人,后脑后中箭,坠马被杀。

周之藩虽然久在福建,但不是郑家的人,不过和郑家关系还算和睦,现在由他接替郑芝龙,成为福建总兵,应该不致于为难郑家的人,郑芝龙也能微微放心。

“哥,我郑家为朝廷立了那么多的汗毛功劳,福松还苦守旅顺,只因为一点小错,朝廷就如此对待你,实在令人心寒啊。”郑芝豹愤愤不平的道。

“慎言!”郑鸿逵急忙制止:“小心隔壁有耳。”

“这是在大哥的府中,就不信还能有朝廷的密探?”郑芝豹道。

郑鸿逵却是连连摇手,郑芝龙也向他瞪眼,他这才悻悻然的不说了。

——这一次抢掠商船之事,朝廷只所以能拿到证据,令郑芝龙无法抵赖,并不是因为按察使黄澍,而是因为锦衣卫在福建的分司,这一点,身在案中的郑芝龙最有感觉,如果不是锦衣卫的密探早早在福建搜集好了证据,铁证如山,他是不会低头的,而证据的确实,也让他心惊,他隐隐感觉自己身边就有锦衣卫的密探。

“哥,咱以后的事,还做不做啊?”沉默了一会,郑芝豹忍不住的问。

郑芝龙脸色阴沉的没有回答。

郑鸿逵抬起头,张张嘴,欲言又止,想要说什么,但终究是没有说出来……

……

“朝廷用周之藩,就是在向他郑芝龙表明,朝廷没有继续追究他的意思,希望他能明白朝廷的苦心,安安分分,不要再兴风作浪啦。陛下对他郑家,还是很爱护的。这个意思,你一定要向郑芝龙讲明。请他切不可再犯糊涂!”

京师,钱谦益的宅邸。

钱谦益亲写了一封书信,令家人送往福建,亲自交给郑芝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