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章 两军对阵(第2/3页)

渤海所的位置极其关键,不但距离京师极近,而且有官道直通昌平皇陵,蒙古人从这里入寇,下山或许需要一些时间,可一旦下山,周边就都是大道坦途,不论昌平的皇陵还是怀柔、通州京师,都是他们的兵锋之下,京师必然慌乱,加上阿济格胆大冒险的性子,因此,朱慈烺才会判断,阿济格极有可能会走没有增兵的渤海所。

而果然,阿济格率领蒙古大军出现在了渤海所。

现在想来,朱慈烺微微庆幸,不是庆幸自己的聪明,而是庆幸军机处对于京畿安全早有谋划,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保定兵的驻地,从原先的保定府,改到了京师丰台,原因也简单,李自成张献忠先后败逃,中原匪患基本肃清,保定兵已经没有了原先为京师西南屏障,阻挡流贼的必要。

而与之相比,因为封禁边贸的原因,蒙古对大明的袭扰日益增多,为了稳固京师,调保定兵到京师附近,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新任保定总兵王允才是九月初得到朝廷的任命,继而带兵离开湖广,往京师而来的。

十一月,也就是半个月前,王允才到达京师,觐见隆武帝,当初开封之战时,还是太子的隆武帝就和王允才熟识,知道他不但是左良玉麾下的猛将,而且心有忠义,和马进重并称“王马”,是一个可用之人。觐见之时,笑意温言,又赏赐了良马和金银。

王允才何成受过这样的恩宠?感激涕零,誓死尽忠。

因为王允才刚到京师,部队需要修整,因此此次应对张家口塞外四旗,朱慈烺并没有动他,而是留他在丰台修整,但想不到事情有变,阿济格从渤海所突破,京营一部分的主力留在宣府,无法及时赶回,因此,留守丰台的保定营,就派上大用了。

王允才绰号铁骑王,他从湖广带来了三千精锐中,有一半是骑兵。

而原保定营的三千人马,被朝廷改为西山兵,驻扎西山。

此外,被任命为通州副将李国英,也带了八百骑兵赴任。

因此,虽然京营主力前往宣府,但其实京师兵力并不算太空虚,而在隆武帝一声令下之下,保定营,通州兵,玉田兵,昌平兵一起行动,加上以急行军奔回的一部分京营主力和宣府骑兵,就构成了今日和阿济格决战的主力。

所以,朱慈烺心里是庆幸的。

若没有军机处的提前谋划,没有工部建造的各种新式车马和对京师官道的修缮,今日大明主力就不可能这么快就出现在渤海所。

现在,面对蒙古骑兵的袭扰和阿济格做出的决战姿态,朱慈烺心中是有相当底气的,虽然蒙古人都是骑兵,来去如风,又有阿济格坐镇,看起来气势汹汹,不过渤海所山下的这一片好战场,却没有过多的空间任由蒙古人驰骋,明军虽然是步兵,看似急行军赶到,但其实仍有相当的保留,只要各部齐心协力,按照预先的作战计划,步步向前,逐渐压缩蒙古人的活动空间,最后将他们逼围在渤海所的山脚之下,胜利就是属于大明的。

当然了,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蒙古人不是傻子,阿济格更是用兵凶狠,他们是绝对不会让危机逼近的。双方必然要有一场血战。

……

在举着千里镜徐徐观望之中,朱慈烺最关心的是被蒙古人重重包围,但却依然在奋战的杨轩和陈永福部,见到两军军旗未倒,激战还在进行中,他心中长长松了一口气,暗道好样的。今日之战,一是要击败张家口塞外四旗,第二,就是要想尽办法,尽快解救杨轩和陈永福。

“陛下,蒙古兵上来了!”

站在隆武帝身边,同样举着千里镜的陈奇瑜忽然道。

朱慈烺迅速将手中的千里镜从山脚下离开,转向大军的前方——镜头所见,蒙古骑兵果然是冲上来了,虽然距离还有三四里,但看的却极其清楚,于是缓缓道:“来的好。传令,全军停止前进,布阵!”

“是!”

京营中军传令官李来亨大声答应。

……

“哒哒哒哒~~”

马蹄声急促,黄尘卷起,蒙古游骑兵开始出击,他们分成十几路,呼哬着,分别迎向不同的明军,其意图很明显,一来是骚扰,二来是试探,如果明军出现混乱,那么他们立刻就会冲明军一个大乱。

“当当当当~~”

此时,从南面而来的明军京营主力,在一阵清脆的铜锣和金器之声后,已经是停下了,随即三角旗晃动,旗语指挥,各部开始布阵,三千营和宣府骑兵护住大军的两翼,

因为一开始就是一个一个的小方阵,按照建制,踩着官道和两边的原野而来,平常又训练有素,因此布阵极快,只看见军旗摇动,车轮辚辚,听见锣鼓咚咚,各部按部就班,丝毫不见混乱,盾牌手长枪手就位,鸟铳手出阵警惕,当蒙古游骑冲近时,他们立刻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