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野战又何妨(第2/3页)

“哈哈哈哈,痛快,痛快啊~~”

——短铳之术,三千营已经操练好一段时间了,今日是第一次使用,虽然杀敌不多,只令什克腾旗扔下几百具尸体,但却已经显出了运用的效能和实际的威力。以后但有遂发短铳,明军和蒙古骑兵面对面的冲锋,就不会再吃蒙古弓箭的亏了。

……

“援兵来了,援兵来了~~~”

山脚之下,正在死守的杨轩部,见到远处原野中的滚滚黄尘和蒙古鞑靼忽然往西南调兵,立刻明白,大明援兵来了。袁枢带人大声呼喊,明军士气登时就是大振。

而围攻他们的林格尔旗,却显得战力不足。

——宝利德事情败露,被阿济格索拿,送往沈阳,扎布被任命为临时旗主,但他血脉不够尊贵,对部众的号召力不够,因此,看起来很是热闹,林格尔旗围住了杨轩的残兵,四面猛攻,但实际上却并没有什么太激烈的战斗,双方只是用弓箭和鸟铳对射。

扎布十分着急,连砍了两个怠惰的部下,不过却依然不能激发部下的奋战之心,面对阵型严整,战意坚强的明军方阵,他干着急没办法。

……

明军兴奋。

与之相反,什克腾旗的快速败回,令各个蒙古亲贵吃惊不已。

阿济格更是愤怒。

“本塔尔,废物!”

不过最终阿济格还是强自压住了火气,等本塔尔到了面前,下跪请罪之时,他冷冷询问战事的经过。

当听到来的乃是三千营和宣府骑兵之时,阿济格眼中的怒气,登时就不见,带之的是一种惊讶和不安——虽然不情愿,但他却不得不接受一个现实,那就是,隆武小皇帝识破了他的声东击西之策,派出了三千营和宣府骑兵的主力,救援渤海所了,照常理推断,跟在三千营和宣府骑兵之后的,必然也是明军的步兵主力。

也就是说,阿济格想要突袭明国京畿的策略,已经是失败了。

当听到明军骑兵使用短把鸟铳,在马上齐射,瞬间就打断什克腾旗的队列之后,阿济格的脸色已经变成了凝重,明人又出新战术和新武器了,也怪不得本塔尔会败。

但这并不表示他会轻放本塔尔。

“区区两千明军就让你败回,本塔尔,你实在是丢蒙古勇士的脸!”

“前锋败逃,乃是重罪,念在你是我大清忠臣的份上,本王给你一次戴罪立功的机会!”阿济格面色冷冷,马鞭向前一指:“聚拢人马,再次出击,这一次,本王率领大军,亲自为你压阵助威。若是再敢擅自逃回,坠我蒙古勇士的声威,就休怪本王无情了!!”

本塔尔爬起来,

正要咬牙切齿的领命,就在这时,“哒哒哒哒~~”一个蒙古探骑忽然疾驰而来,到了阿济格面前翻身下马,跪报道:“王爷,西面,南面,东面,皆由明军出现,从军旗看,有明国京营三营,保定兵,通州兵,昌平兵,玉田兵,他们行军极快,人数极多,其中南面旗帜最多,兵马最盛,顺着官道而来,将整儿原野都塞满了……”

听到此,蒙古亲贵都是色变。

阿济格急忙登上高处,向南面望去。

——黄尘渐渐从地平线滚起,先是一点一线,继而蔓延开来,变成了滚滚土流,同时的,由远及近,隆隆隆隆,一种沉闷的脚踏大地的声音,也渐渐传来,虽然没有数万战马一起奔驰那么震撼,但却也同样震动人心。

只听声音看黄尘就可以知道,明军最少怕是有数万,甚至是十万人。而从距离推断,明军距离他们,已经只有三四里了。

站在阿济格身边的蒙古亲贵都惊,有人小声嘀咕:“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明军?”

显然,面对大明重兵,他们的信心已经有所动摇了。更有人想,如果数万明军都如山道口的明军那么难缠,今日无论如何,他们也不可能是胜了,甚至有可能会大败,不如撤退吧……

但这句话,他们无论如何也不敢和阿济格说。

——在阿济格的人生字典里,根本没有不战而退四个字,谁敢让他退兵,他一定会撕了谁。

阿济格脸色发青,他知道,他必须做一个选择了,如果是过去,他一定会毫不不犹豫的命令蒙古骑兵突击,趁三路明军刚到,立足未稳,冲杀来去,就在这渤海所山下,和明军来一次大决战,在野战中,一举解决明国的全部主力!

但今日,他却是犹豫了一下。

一来,蒙古骑兵尚没有完全下山。

第二,事情很明显,隆武小皇帝已经识破了他声东击西的策略,对渤海所早有准备,原本应该在宣府的宣府骑兵,以及京师的三千营都出现在了渤海所,现在大军浩浩荡荡而来,兵马数万,俨然是决战的姿态,难道隆武小皇帝有十足的胜算?又或者是布置了什么阴谋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