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8章 渤海所(第2/3页)

……

北风呼啸。

半刻钟后,隆隆隆隆,城外的广袤草原,忽然震动了起来。好像是马蹄声,又好像是很多人一起踏地的声音,由远而近,往长城逼来。渐渐的,火把也都亮了起来,而且是越来越亮,越来越多,如火龙蜿蜒一般,将草原都照的通亮。

光亮之下,清楚看到,一匹匹战马急速奔驰,马上都是身穿皮袍、戴着铁盔的精锐蒙古骑兵,他们一边策马,一边呼哬,在距离渤海所长城还有三四里的时候,一队分成两队,两队分成四队,四队又分成八队,如野火燎原一般,在将草原染红的同时,也变幻出了几十个的攻击点。

“蒙古鞑靼来了~~~”

城外原野的巨大动静,惊醒了城头值夜的大明士兵,他们拼命呼喊,敲响铜锣,同时燃起烽火。

……

“哒哒哒哒~~”

马蹄声急促。

暗夜里,一大彪的大明骑兵,正向着渤海所急速奔驰。众人簇拥之中,金盔金甲的隆武帝朱慈烺奋力策马。火光照着他的脸,他脸色坚毅而冷静,虽然蒙古入塞的计划有所变故,但他信心不变,思谋更是清楚,今日胜败,就看谁能最快赶到渤海所了。

……

渤海所长城。

喊杀激烈。

火光映红了天空。

蒙古人来的太快了,而且一上来就选择了十几个不甚陡峭的山坡,不顾一切的攀爬城墙。

明军拼命抵抗,奈何军力不足,半个时辰不到,渤海所长城段就失守了,蒙古鞑靼就攻上了城头,站稳脚跟,然后迅速组织兵力,驱散明军,并且抓取俘虏,拷问军情,同时拆除城墙,数万人一起动手,一个时辰不到,渤海所长城就被拆出了好几个大口子,随即,大军源源不断的进入,向大明腹地急袭。

“哈哈哈哈~~”

军旗之下,有一个白衣白甲,英健精悍的建虏王爷正立马大笑。

“隆武小皇帝,不过如此~~”

正是阿济格。

通过拷问明军俘虏,他已经得知,明军对渤海所一带毫无防备,根本没有想到他会带着蒙古大军出现在这里。

如此,他计策成功。

狂笑两声之后,阿济格马鞭向前一指:“杀,先怀柔,再北京,所到之处,一间房屋,一个人也不许留!”

……

下了渤海所长城段的大山,有两条官道选择,一条通往昌平,也就是皇陵所在,然后到京师。

另一条通往怀柔。

怀柔,顺义,通州,最后还是到京师。

虽然都到京师,但怀柔顺义通州更繁华,更能抢到财物,因此阿济格和带领的蒙古王公,毫不犹豫,不用命令,都是直奔怀柔。

眼见突破了明国长城,明国腹地就在眼前,阿济格喜不自胜,比起去年和前年的十几万大军,这一次他只带了一千的八旗勇士,调动蒙古各旗,加起来也不过三万人马,但却成功的突破了长城,这份功绩和良好的开局,比去年和前年强多了。

火把熊熊,各部蒙古兵呼唤雀跃,从几个缺口而入,顺着山道,向山下奔涌。

“主子!”

前方忽然有探骑回报,急匆匆地来到了阿济格的面前:“山下有增援明军出现,大约有两千人。”

原本,以阿济格的脾气,他是要冲锋在前,担任前队的,但想起临行前弟弟多尔衮的叮嘱:此战不止是骚扰明国,也是要消磨蒙古人的力量,你和一千八旗勇士,万万不可冒进,以坐镇后方,督促蒙古人向前,指挥全局为主。因此,阿济格才按下脾气,没有跟随第一批蒙古骑兵入塞,而是一直守在后方,发号施令,督促蒙古各部快速入关和向前。

现在听到有增援明军赶到,他哈哈大笑,已经突破了长城,面对面的野战,明军来的越多越好,他才不怕呢。

“游兵散勇,哈哈,告诉哩克图和罗额尔德尼,给本王突击,一个不留!”

阿济格叫。

探骑却露出为难之色,抱拳道:“主子,我军还未下山,明军就到了,他们堵住了山道口,又占据两边高处,山道狭窄,我军施展不开……”

阿济格明白了,脸色一沉,随即策马:“带本王去看!”

……

渤海所一带群山环绕,各处长城地势都十分险峻,虽然蒙古人破了长城,入了塞,但接下来仍有很大一段狭窄的下山道路,长度约有三四里,阿济格和几个蒙古郡王,清楚知道快速通过山道的重要性,因此,攻上城头的第一件事,就是追击逃走的明军,同时顺道下山,扩大战果。

但不想,却是晚了一步。

暗夜之中,火把闪耀,一大队的明军援兵先于他们之前赶到山下,并且就地用大盾和长枪组成兵阵,死死卡住了蒙古人下山的道口。同时的,有三股明军攀爬而上,占据了山道两边的三处制高点,摆放石块,做出了严守的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