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山东之乱(第3/3页)

“来啊,棍棒驱散,一个也不能留!”王永吉下令。

“是!”

得了命令,手持棍棒的官兵和衙役,如狼似虎的冲了上去。

“圣人面前,岂容你们放肆,哎呀,你们敢……”

士子生员们正在悲愤,他们原本以为,官军的棍棒只是样子,谁也不敢在圣人庙前动武的,但想不到这些官军竟然是真的扑了上来。

一时,棍棒如雨,哎呀哎呀,疼叫倒地不绝……

……

“伤了二十几人,大部分都是拖拽中受伤,十几个带头者,被王永吉连夜处置,全部革去了功名,现正报吏部批准……”

很快,关于此事的经过和伤亡数字,就通过军情司飞鸽,传到了隆武帝的手中。

朱慈烺微微点头。

王永吉此是处理的还是不错的,不然任由事件扩大,说不得会不可收拾。

只是这一来,王永吉怕也成了天下读书人的眼中钉。

弹劾他的奏疏,相信已经在路上,不久就会如满天飞雪,纷纷扬扬而来。

“告诉吏部,照准。”

朱慈烺道。

被革除功名,意味着他们享受的免税和见官不拜的待遇,从此将不复存在,这对他们很多人,将是天崩地裂的致命一击。

消息传出,山东的士子立刻都就老实了,其他地方也不敢再效仿。

……

但朝中的风波,并没有平歇,弹劾王永吉的奏疏,像预料的一样,如雪片般的飞来,朱慈烺全部留中不发,四两拨千斤,一如当年群臣弹劾李如松,万历皇帝的处置一样,而王永吉也很乖巧,自己主动上疏请辞,承担责任,但被隆武帝驳回。

群臣并不放过,继续攻讦王永吉。同时的也有人开始将战火导向蒋德璟和堵胤锡。

朱慈烺知道,自己非有一个鲜明的态度不可了,不然此事将没完没了。

于是发下明诏,清楚的告诉群臣——王永吉是奉了朕的旨意办事,王永吉有罪,那就是朕有罪,如果你们做臣子的,都觉得朕有罪,那就上疏弹劾朕吧,但是你们能说服朕,朕不但认错,连着一个皇位,都可以不坐了。

明诏一发,所有人都骇然。

隆武帝这是不按常理出牌啊。

“朕知道,你们对朕设立农政和数学,有很大的意见,但你们每一个都扪心自问,农政和数学究竟是不是经世致用之学?在学好八股之外,再多通晓两门经世致用之学有什么不好?什么也不会,力不能缚鸡,没有去过农田,不知农政,亦不知数学,这样的人,或许可能是一个清明君子,但就现在的灾年来说,却绝不会是一个治世的好官。”

“县试、乡试可以只考八股,但殿试,却非加农政和数学不可!”

“你们想的是读书人的书本,圣人的传续,朕想的却是大明千秋万世的江山!朕心坚定,此事到此为止,再有人就此上疏,含沙射影、指桑骂槐者,一律流放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