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平贼之策(第3/3页)

时机是什么呢?

就是朱慈烺亲率的三万大军赶到,官军的兵力和战力,完全占据优势之时,就可以大举过江,一举收复武昌,歼灭张献忠。

这样的险境,狡诈如张献忠不会不知道,但他现在仍然留在武昌,不外乎是因为修整兵马,招募青壮,收集船只,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三面的官军虽然虎视眈眈,但却无力向他发动进攻,他一时不用担心。

同时,他一定也是在观察、思考,以确定下一个攻击目标。

如果张献忠有一支强大的水军,他完全可以顺江而下,东进九江、安庆,继而夺取南京,就像后世的太平天国一样,建立基业。但他没有,而明军在南直隶犹有相当的力量,一旦他东进,左良玉牛成虎必然尾随其后,在滔滔江水和九江坚城之下,他失败是大概率的事情。

不东进九江,那么,张献忠就只能南下夺取岳州了。

为了稳住张献忠,令他继续留在武昌,以给岳州争取更多加固城防的时间,在离开大军之时,朱慈烺叮嘱陈奇瑜,要陈放慢行军的速度,只要这三万大军不出现在湖广,张献忠就没有立刻离开武昌的急迫,就有可能继续在武昌修整练兵。历史上,张献忠足足在武昌停留了半年,才不情愿的离开。

不需要半年,只要三个月,等到岳州城防完备,大军衔枚疾进,加上左良玉马士英牛成虎,以及仍然留在黄州的一万精武营,四面齐攻,就可以围歼张献忠!

这是最好的预料。

但在最好之外,朱慈烺也想到了最差,那就是张献忠从包围圈中脱困,又窜

回了承天府、襄阳一带,又或者是突破了岳州,进入了湖广南部,威胁四川和江西,那一来,海阔天空,战场扩大,张献忠就非一时所能剿灭。朝廷必须做好长期围剿,耗费钱粮的准备,就像清朝剿灭捻军一样,历时数载,使用圈地封锁的策略,花费数百万两,前后调兵二十万,才将流窜数省的捻军完全剿灭。

而不管最好还是最坏,粮饷充足,各部协调指挥,如臂使指,都是必备的条件。

这也是朱慈烺一定要亲到扬州的原因。

现在,粮饷问题基本解决,南京带兵的那些勋贵和将领,也可以顺道敲打。督促刘孔昭,带领水师西进,不是问题,唯一担心的就是张献忠这条大鱼会不会提前脱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