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李定国登场(第2/3页)

……

城外大校场。

英国公张世泽,抚宁侯朱国弼,正在巡视校场,作为崇祯帝任命的京营协理,在太子领兵出征期间,他们一直留守京师,负责京营的日常工作,不过很快他们就发现,对于京营操练和管理,他们几乎插不上手,京营各营,从精武营到右柳营,都有一本细致到极点的操练教程和后勤规范,依照太子的命令,除非是出征或者是重大事故,一律不能停歇,违者以军法论,对京营各级军官来说,能否完成每日必须的操练,是他们职务的基准。连续完不成,贬,连续完成,士兵有功者,升。

因为层层监督,月底还有比赛,想要弄虚作假,几乎不可能,因此,军官们一门心思都花在操练上。

相比之上,拍上司马屁,就好像没有那么重要了。

因此,张世泽和朱国弼到京营后,根本没有他们想象中被各级军官簇拥,送礼献殷勤的情况,大部分的军官,对他们都只是公事公办,见面抱拳行礼。

这令他们又惊讶又失望,张世泽还好,他一个小年轻,没有什么城府,朱国弼心中却颇为不快,只后悔自己不该接这个苦差事。

除了巡视溜达,他们两人再没有其他可做的。

但京营的军规军律,却又令他们两人苦恼和不满,任何人,包括他们两位勋贵协理都不能逾越。贵为国公和侯爷,他们在军中,竟然也需要遵守很多的条条框框。

也就是太子抚军,他们不得不遵从,如果是一般文臣和武将,他们早就掀桌子了。

更郁闷的是,因为是京营协理,朝廷发行国债之事,他们不得不硬着头皮顶在前面,一个出了两万,一个出了一万,虽然他们都是传承两百年的勋贵,底子厚,这点银子对他们不算什么,朝廷也大营明年会还他们,但他们心里总是有点不舒服,总觉得是露了财,被朝廷盯上了。

无聊之中,天空飘起了雪花。

“哈,下雪了。”

朱国弼笑。

下雪肯定要回城,他们两也不用再在这里受冻了。

作为协理,虽然不能干预具体的操练,但大雪天气,下令回城,他们还是有这一项权力的。

于是,张世泽令人去传令。令各营结束今日的操练,返回京城。

命令刚传下去,一个传令兵忽然急急出现:“国公,侯爷,太子殿下来了。”

张世泽和朱国弼不敢怠慢,急忙领了各营将领,到营门口迎接。

飘飘洒洒地小雪之中,太子马队出现,等到了营门前,武襄左卫左右一分,将中间的太子亮了出来,太子披着大氅,戴着暖帽,在马上微笑点头。

因为已经下了回城的命令,各部都已经要回城,太子没有多打搅,下了马,就在营门边,将朝廷的命令说了一下,令众军多做准备,最快七天,也就是年前就得出征,最慢也慢也不过明年正月初六,大军务必做好准备。

众将都听令。

但听到要去南方和流贼做战,千里迢迢,各个将领并不是兴奋。和流贼相比,京营将士更愿意和建虏交手。

回程时,朱慈烺将精武营主将刘肇基和战兵二营杨轩叫到了身边,一路交谈——今日虽然没有直接命令,但朱慈烺心中却已经有了主意,刘肇基领两万精武营,以入塞之战时,留守京师,实力未损的精武营为主体,配上杨轩的第二战兵营,一起奔赴江南,助吴甡剿灭流贼。大军离开京城一次不容易,粮饷更是珍贵,因此派出去的必须全部都是能战的主力。

“殿下放心,臣必谨遵鲁督之名,死不回旋!”

朱慈烺欣慰点头。

京营众将都知他心意,面对吴甡的调遣,绝对不敢阳奉阴违。

……

湖广兵败的噩耗,冲淡了顺利发行国债的喜悦,也令朱慈烺暂时的将注意力从辽东的建虏转移到湖广的张献忠和陕西的李自成的身上,这两贼不灭,大明终不能安稳。

随后,更多的消息和军报传来。

原来,在无为州焚烧官军粮草的,乃是张献忠的一个义子,名叫刘文秀。

至于浮山之战中,在官军后方出现的流贼骑兵,乃是张献忠的另一个义子,大名鼎鼎的李定国领军,正是因为李定国的勇猛穿插,到处放火,才造成了左良玉部的混乱。

“李定国……怪不得左良玉会败。”

朱慈烺心中发苦,他意识到,张献忠的这一番奇谋,很有可能是出自李定国之手。同时的,看到李定国的名字,朱慈烺忍不住想到了他的妹妹,也就是那个女刺客,不知道她是否回到了湖广,并且将那些话,连同那一封自己亲自所写的书信,交给了李定国?

……

湖广。

安庆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