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敌现(第2/3页)

隐隐的,这些人都是看不上他豪格,想要支持多尔衮。

豪格如何能忍?

公事如此,私事也是让豪格怒火中烧,每每想到多尔衮,他就是咬牙切齿。

豪格是1609年生人,比多尔衮大了三岁,但辈分却比多尔衮矮了一辈,每见到多尔衮,都得恭恭敬敬地叫一声“十四叔”,多尔衮端正也就罢了,偏僻那多尔衮从心里看不起他,每每都轻视他,令豪格十分没有面子。

那年成婚的时候,努尔哈赤做主,为他们两人娶了一对孪生姐妹,豪格年长三岁,因此在外征战比较繁忙,留在沈阳的多尔衮近水楼台,常常将他的福晋叫到自己府中姐妹相聚,渐渐就有传言,说多尔衮将他的福晋也勾搭到手里了。

消息传开,豪格怒不可遏,不但要杀福晋,也要杀多尔衮,事情惊动了努尔哈赤,努尔哈赤火冒三丈,认为他“听信谣言”“目无尊长”“蠢不可及”差点把他的贝勒帽子给摘了。

一肚子委屈的豪格不敢发作,只能隐忍下来。

从那以后,他和多尔衮就变成了敌人。

这十几年来,他和多尔衮的心结非但没有解开,反而因为“储君”的事情,越发变的厉害了,表面上和和气气,见面必叫一声“十四叔”,但私下里却是勾心斗角,恨不得多尔衮立刻就死了,

恨屋及乌,原本,豪格和多铎的关系是不错的,两人都喜欢玩鹰,又都是张狂的性子,倒是非常说的来,少年时常常一起结伴出游,同进同出,不过随着年纪的增长和明白了各自利益的所在后,豪格和多铎的关系渐渐冷却,甚至也慢慢往敌人的方向发展了。

因此,去年多铎被任命为征明大将军,统帅大军入塞,最后却碰了一鼻子的灰,失败的消息传回沈阳后,豪格不但没有恼,反而有点幸灾乐祸,甚至想,如果是多尔衮领军就更好了,经此一败,看他再张狂?

而今年再次征明,多尔衮多铎和阿济格三人都随大军出征,多铎更是戴罪立功,被任命为了偏师的主帅。

和多尔衮三兄弟同场竞技,豪格憋了一身的劲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因此他向黄太吉请命,请为大军的前锋,黄太吉同意了,令他正蓝旗连同蒙古正黄旗,一共八千人,为大军前锋,而豪格也不复所托,以雷霆万钧、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了遵化长城,为大军打开了入塞的道路,其后,他马不停蹄,带着前锋部队直扑蓟州——照他阿玛黄太吉的谋划,偏师多铎先攻击黄崖关,蓟州有可能会救援,如果蓟州兵救援,蓟州空虚,那么大清要适时拿下蓟州。

不过黄太吉预判的情况并没有出现,蓟州防守看起来依然很坚固,绝不是前锋兵马可以攻下的,因此豪格没有在蓟州城下耽搁,而是迅速通过——他心中一直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一定要抢在偏师多铎之前,进入到明国京畿,立下入塞的第一功!

大清入塞突然,明国猝不及防,谁冲到最前,谁的斩获就会最多,功劳也就最大。这一点,豪格太清楚不过了,因此他绝不能将这个机会让给多铎——多铎的镶白旗也正憋着一股气,想要立下功劳,一雪去年失败的耻辱呢。

至于孤军深入,可能会被明军包围的危险,豪格一点都不在意,除了明军孱弱,无法在野战中形成威胁之外,最重要的是,明国京畿地区一马平川,根本没有可供伏击的合适地点,从杨嗣昌卢象升到陈新甲并非没有想过伏击,但没有一次成功,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地形。

而豪格已经数次入塞,对明国京畿地区的地形,已经有相当的了解,因此一点都不担心被伏击,退一步讲,就算被伏击,以他们全部是骑兵的编制,也很容易就能摆脱。

今日天亮时,豪格带队就过了蓟州,疾行之下,众军都有疲惫,原本他想着休息两个时辰,然后再进军,不想前行侦查的蒙古骑兵忽然回报:明太子现正在三河!

豪格听罢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明太子正在三河?他腾的就跳了起来,揪住那个蒙古小佐领的领口,厉声:如果你敢谎报军情,本王就宰了你!

蒙古小佐领指天发誓,他们的确是在三河城外看到了明太子“代天巡狩”的大旗,而且从军营规模看,明太子身边的兵马并不多。

哈哈,豪格仰天大笑,这可是上天赐给他的大功劳啊,如果他能打败,甚至是俘虏明太子,那可比攻陷一两座城池的功劳大多了,不但能狠狠打多尔衮兄弟的脸,令众人知道,他豪格的军事之能才是皇阿玛之下的第一人!最重要的是,经此一胜,他豪格的威望必然会大幅提高,若是再提出储君的动议,看还有谁敢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