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以彼之道(第2/3页)

此次入塞,诸事不顺,在偏师阿巴泰全军覆没,粮草不济,大军被逼要强攻蓟州以西的长城峪口的情况下,失败已经是可能的一个结果,原因很简单,从黄崖关到古北口,甚至是白马关,总长不过三百余里,如果明军聚拢所有兵马,死守这三百余里的长城,大清兵想要攻破,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且明军坚守的时间不需要太长,只需要半个月到二十天,军中粮尽,大清兵就不得不撤退。

最重要的是,众人都已经意识到了明国太子的狡诈——强攻墙子岭和古北口,怕早在明太子的预料中,相信明太子已经为此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因此,攻打这两地的战斗,绝不会顺利。

退一步讲,就算最后攻下了墙子岭和古北口,但损失过大,丧失的兵马过多,大清怕是也没有继续南下的信心了。

也因此,多铎从昨日到今日才会如此的焦躁、狂怒、难以入眠。

多铎性子高傲,但绝不顽固,更不愚笨

在处处碰壁,进退维谷的情况下,他心中已经有了在墙子岭和古北口难有突破的预感,既如此,倒不如另辟蹊径,率领大军主力从宣府打开缺口,一来出其不意,以绝对优势的兵力攻破张家口,不给明国反击的机会。任明国太子狡诈多端,也想不到大清主力会出现在宣府,说不定会有预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如果大军被困在古北口墙子岭之外,久攻不下,最后粮尽而退,回到盛京之后,作为主帅的多铎一定会受到最严厉的处罚,不但郡王的爵位,怕是连贝勒都难有了,但如果能突破宣府,在宣府创造出一些大胜,就算不足以弥补入塞无功,阿巴泰全军覆没的罪责,也能保住郡王的爵位和名声。

得不到一百分,就得六十分,甚至三十分,总之要比零分好。

罗洛浑出列抱拳,和英俄尔岱一起躬身:“辄。”

多铎环视众将,面无表情:“其余众将,都随本王前往宣府,将明军杀一个片甲不留。”

“辄~~”众将轰然领令。

……

蓟州。

虽然建虏从玉田撤退,正陆续从马兰峪和点鱼关一代出关,玉田危急解除,蓟州看起来也无战事,但朱慈烺犹自不敢大意,因为就整个入塞路线来说,走蓟州南原依然是相对轻松的一条路线,只要过了蓟州就是一马平川,建虏的铁骑就可以肆无忌惮的践踏大明京畿,因此,即便在建虏大军正缓缓出关的情况下,他也不敢放松的警惕,他目光始终盯着蓟州南原。

兵者,诡道也,谁也不知道建虏会不会杀一个回马枪。

不过蓟州南原的重兵,还是在他的命令下,悄无声息的后撤,除了杨文岳的保定兵,其他兵马都要有序撤出,改去防守蓟州以西的长城,即便是杨文岳的保定兵,朱慈烺也将虎大威的两千骑兵抽调了出来,改派往密云,以作为机动使用。

兵部侍郎吴牲总揽蓟州以西长城峪口的防务,朱慈烺相信他一定能将防务处置好。

一整天,蓟州南原的兵马都在调动中,但从远方看来,蓟州南原的兵马和营帐,却是毫无变化。

“建虏粮草肯定是出现问题了,建虏会不会撤回辽东呢?”

“不会,多铎年轻气盛,绝不是轻易认输的脾气,他撤兵不过是因为蓟州走不通,下一步,他一定会攻击我大明蓟州以西的长城隘口。”

“那会是哪呢?墙子岭,还是古北口?”

“不知道,但每一个地方我们都要死守,只要能再坚守十五到二十日,等建虏军粮耗尽,他们不退也得退了。”

参谋司的三位参谋正在进行沙盘推演,从黄松峪,墙子岭,古北口,一直到白马岭,建虏可能攻击的每一个地方,都进行了相应的推演,朱慈烺全程观看,并时时参与。

黄昏时,撤往蓟州以西长城的兵马都已经陆续离开,包括虎大威的骑兵,也已经启程往顺义而去,整个南原,只剩下杨文岳一万多名的保定兵。

兵马少了一半,但防御却不能放松,夜晚,朱慈烺一如既往的巡营,查夜。

而关于建虏动向的军情,一如既往,每半个时辰,就有探马急急奔入大营,将最新军报送到他的案前。

“玉田知县张棨回报,玉田城外已经没有一个建虏,他请示,何时可以打开用巨石封死的城门?”

“马兰峪升起多铎的帅旗,多铎今夜好像是宿在关内。”

“据黄崖关守将蓟镇总兵李居正回报,第一批出关的建虏骑兵正在黄崖关一代游弋……”

“黄松峪守将回报,黄松峪附近出现小股建虏侦骑……”

马兰峪出关的道路崎岖,建虏十万大军需要两到三天才能通行完毕,多铎在马兰峪安下大营,缓慢出关,一切都是朱慈烺的预料中,但他预料不到的是,多铎下一步是会孤注一掷的猛攻蓟州以西的长城峪口,还是自认失败,灰溜溜地撤回辽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