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必须战(第3/3页)

三屯营、遵化之后就是蓟州。

而在蓟州城下,他们终于是看到了明军。

蓟州城头军旗飘扬,兵卒甚多,守卫极其严密。城南的原野中,一道长约十几里的壕沟,硬生生地将蓟州南原截成了两半,拒马,鹿角,铁蒺藜,处处布置,沟中各种倒栽的尖刺物。而在壕沟之后,明军用夯土修筑了一道道高到胸口、但相互并不连接的土墙,明军士兵在土墙后列阵而待,人影重重,不知道有多少兵马?

壕沟一头连接蓟州城,另一头直达翠屏山,一座不过一丈高的土城楼是壕沟的终点,土城不甚高大,但火器却布置甚多,城墙下更是挖掘了两道护城沟……

这也就罢了,因为从蓟州通往明国京师,并非一定要经过蓟州城下,己巳之变时,多铎年轻尚小,没有随黄太吉一起入塞,不过他对整个过程却也有相当的了解。朝中的汉臣每一次说起,都对黄太吉的英明神武赞不绝口,袁崇焕带兵封住了蓟州城,想要和黄太吉决战,不想黄太吉避实就虚,从蓟州东南的翠屏山绕道而过,破三河,直趋明国的京师,令袁崇焕的谋划变成泡影。其后,袁崇焕带兵急追,并在广渠门大战中击退清军,不过却已经无法挽回敌军兵临城下,社稷危殆,而一切都咎在袁崇焕的罪名。

其后,袁崇焕下狱凌迟。

而建虏在辽东也开始反守为攻。

因为“己巳之变”是明清易势的关键,朝臣们经常会提起,所以多铎清楚的知道,不走蓟州城,走东南的翠屏山,依然可以快速而不受阻碍的杀到明国京师之下。

但和己巳之变时,翠屏山上毫无防守不同,此时的翠屏山梁上,竟然是矗立起了两座城寨,恰到好处的截断了清军绕道翠屏山的道路,除非是清军不惜一切,拿下这两座城寨,否则根本没有从翠屏山绕道的可能了,两座城寨并不高,兵马也不是太多,但凭借山势,俨然也是天险。如果想要攻下,必然要付出惨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