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征明大将军(第3/3页)

多铎为征明大将军,领大军主力,阿巴泰为副帅,领偏师,和多铎分进合击。至于具体行军和攻击路线,就由多铎和阿巴泰两人去商议,黄太吉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打胜仗,掳汉人,疲惫明国。

而对阿济格和阿达礼,黄太吉也有安排,令两人领一部分兵马到宁远边上驻军,牵制吴三桂,防止他入关驰援。和以往不同,阿济格和阿达礼的任务是纯牵制,不和明军大规模的野战,也不攻城,相信有这么一支兵马在宁远边上,吴三桂想支援关内也是不敢。同时,黄太吉又令祖大寿给吴三桂写信,劝其“审时度势,早日归顺。”

也就是说,此次入塞征明,一共有四路人马,多铎主力,阿巴泰偏师,阿济格牵制宁远,哈刺慎和喀而喀骚扰宣大,四路兵马齐出,大兵将近二十万,对于胜利,黄太吉还是比较乐观的。

讨论完征明大将军的人选,接下来转到另一个重要话题,那就是明国皇太子朱慈烺。

和刚才有所顾忌不同,对这一个话题,众人完全放开,毫无忌惮的谈论。

虽然明太子这半年很是出彩,但在建虏众亲贵的心中,并依然没有把明太子当成一个强敌,只要大清正常发挥,明国太子新练的京营根本不会是对手,不要说京营整饬不过一年,就算是久经沙场的关宁铁骑又如何,在满清铁骑面前,还不是甘拜下风?

从代善到多铎都是这么想的,连多谋冷静的多尔衮也不觉得明太子能给大清带来太多的麻烦。

只有政治方面受到汉臣很大影响的黄太吉有所担忧,但他没有其他选择,为大清计,也为皇位计,他只能用多铎,而从代善到阿济格,对明太子的能力虽然有所认同,但并不认为有什么大不了的,再厉害,还能厉害过身经百战,剿灭流贼的洪承畴?如今洪承畴不也是归顺了大清,成为了大清一臣?

“明太子只所以能取得开封之胜,并不是明太子本人厉害,不过是他的身份厉害,逼得明军各部不敢不听从他的命令罢了。真要两军对阵,他岂是我大清铁骑的对手?”豪格说的很豪气,但隐隐却另有所指,意思是:但使我成了大清的太子,三军听我号令,我比明太子的成就会更大。

多尔衮三兄弟都听出来了,多尔衮不动声色,多铎和阿济格嘴角都泛起嗤笑。

黄太吉当然也听出来了,不过却假装不知,目光望向多铎:“从开封和张家口之事看来,明太子杀伐果断,不拘一格,有少年英才之气。十五弟。你切不可小看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