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朱仙镇之战(9)(第2/3页)

“我们杀了人,可怎么交代?”侯方域强自镇定。

“这有什么难的?”张名振淡淡道:“就说他是逃兵即可。”

侯方域呆呆的,他再一次的意识到,自己比张名振实在差的太远,虽然在读书和智谋方面,他自认不输张名振,但在事情的临机处置和察言观色之上,张名振的江湖经验比他老道多了。

“愣着什么呢,拎上人头,我们去见值日官。”

张名振冷冷一句,迈步向前走。

“啊……”侯方域脸色顿时发白,他一白面书生,四大公子之一,穿上这身皱巴巴的丘八服,就已经算是跌份了,再拎上一颗呲牙咧嘴的人头……如果是过去,侯方域死也不会听从,但现在他性子改变不少,又知自己如果胆怯了,一定会被张名振所耻笑。于是一狠心一跺脚,强忍着胸腹间的呕吐感,从地上摸起那颗人头,两根指头勾住头发,屏住呼吸……

就在这时,忽然马蹄声急促,一匹快马从官道上疾驰而来。

因为暗夜静寂,马蹄声清脆如雨,侯方域吓了一跳,手一抖,刚勾在手里的人头,又掉地上了。

张名振却是霍然回头:“有急报!”

小袁营中军帐。

袁时中居中,梁以樟和刘玉尺分坐左右。

“闯贼已经是强弩之末,开封之战,官军必胜!”梁以樟声音虽低,但气势却非常足,端坐在椅子里,目光炯炯:“所以我小袁营必须时刻做好准备,但有两军开战的消息传来,我军就要立刻移营,从路北移到路南,再挖掘十到十五里的壕沟,和北面的壕沟练成一线,一共二十三里,令闯贼插翅难渡!”

袁时中和刘玉尺相互一看,眼睛里却都有忧虑。

梁以樟扫他们一眼,忽然站立,厉声道:“事到如今,两位难道还要犹豫不决吗?”

袁时中和刘玉尺连忙站起。

袁时中抱拳道:“大人哪里话,事到如今,袁某岂敢还有二心?”

“那你二人犹豫什么?”梁以樟脸色沉沉。

袁时中不说话,刘玉尺回答道:“小袁营只有两万人,壕沟却有二十里长,平均分开,一里不过一千人,闯贼大军五十万人,纵使是败退,怕也是有几十万人,一旦闯贼拼命攻击,即便有壕沟之利,小袁营怕也是抵挡不住啊,一旦闯贼从壕沟前逃脱,我等岂不是愧对太子殿下?”

他说的是实情。

梁以樟点头:“此事太子殿下已有考虑,如果梁某料的不差,官军援助小袁营的兵马,一定正星夜兼程,向这边赶来。再者,壕沟之用并非是要拦阻,而是要延缓闯贼逃跑的时间,增加其逃跑的难度。闯贼溃败,官军一定在后面紧追不舍,只要壕沟能延缓闯贼两到三个时辰,官军就可以将其全歼在壕沟之前!”

刘玉尺点头:“那就好,就是不知道殿下会派多少兵马?何时能到?”

语气间颇没有信心。

不是对别人,而是对自己。作为小袁营的二当家,刘玉尺对小袁营的斤两太清楚了,明为两万人,但能战的也就是五千人,拦不住李自成事小,一旦被李自成突破,说不得他小袁营就会全军覆没。到时他和袁时中成了光杆司令,太子殿下怕也不会给他们太高的职位。

“大掌盘,二掌盘,”相处了这么些日子,梁以樟对袁时中和刘玉尺已经有相当的了解,知道他们心中的忧虑,于是肃然道:“行百里者半九十,小袁营当日遵从殿下的命令,退回开封,并在开封城下血战,又冒着可能被闯贼识破的风险,到中牟县来修整,可谓是惊心动魄。而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这最后的一步,只要挖掘壕沟,阻截闯贼,小袁营就立下了这不世之奇功,不但高官厚禄,还会流芳百世。值此关键时刻,两位难道要功亏一篑吗?”

袁时中和刘玉尺相互一望,袁时中忽然一咬牙:“梁大人不必说了……为报太子殿下的知遇之恩,就算是将小袁营拼光了,我袁时中也要将李自成阻截在壕沟之前!”

刘玉尺也抱拳:“愿效死命。”

梁以樟欣慰点头:“就知道两位忠心赤胆,梁某自从进入小袁营,就已经将自己视为小袁营之人,小袁营但有危险,吾必冲到最前!”

正说到此,就听见账外脚步急促,袁时中的亲兵在账外喊:“禀大掌盘,有开封最近军情。”

“快传!”

那探马急急而入,在袁时中面前跪倒:“禀大掌盘,二十万官军兵分两路,左良玉攻杞县,另一路由朱家太子亲领,直达朱仙镇,并在黄昏时分在杞县附近,和闯营骑兵交锋,双方互有伤亡。闯帅已经命令大军从开封城下撤退,往朱仙镇方向开拔……”

袁时中,梁以樟,刘玉尺三人表面平静,心中却都是激动,他们知道,最后的大决战,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