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三选一(第2/3页)

换言之,从衣物来源上查,难!

但在三件衣服上,检测出了同样的烟灰,同样的泥土颗粒,且是专门用以园艺的菜园土。

这无疑是莫大的进展,大大缩小了嫌疑人的范围。

季风和梁宜开始了枯燥却不可或缺的摸排。

与此同时,简静那边进入经典三选一的环节。

她也没想到效率这么快,仅一夜的功夫,连嫌疑人都找着了。

高警官不无炫耀地说:“最近天气不错,没下雪,这边附近的监控都没坏,我把3号晚上的车辆,和这几天出入的做了个对比,找到三个嫌疑人。”

现在的技术,人工智能还有点遥远,一个车牌采集却不成问题。

简静接到他的电话,二十分钟杀到分局旁听。

第一个嫌疑人,男,35岁,蓝领,职业为维修工人。

他老老实实地交代:“我负责XX品牌的空调暖气维修,单子都公司指派的,这两天坏的人家有点多,每天忙得乱七八糟,记不住啥时候去过。”

高警官问:“3号晚上你在哪里?”

工人回忆了会儿,回答:“那天单子很多,最后有点晚了,在外头吃了夜宵,回家打牌。”

“5号这次呢?早上7点多的。”

“接单子吧。”

“挺久啊。”

“吃早饭吧,我习惯在第一单附近吃点东西。”

“有人可以给你作证吗?”

“没。”

“家里有人么?”

“我一个人住。”

“你老婆呢?”

“和人跑了。”

高警官看看他,口气放和缓:“平时工作很辛苦吧?”

“还行。”工人大叔文化水平不高,察言观色的本事不差,语气也渐渐随意,“挣个辛苦钱,也就冬夏好点。”

高警官点头,又问:“有孩子没?”

“有个闺女,在老家。”

两人看似不着边际地聊着家常,实则透露出了不少讯息。

比如说,这个大叔对老婆跑了的事非常在意,曾打电话叫她回来,她不肯,还说以后别找她,闺女也和她没关系。反正当初只办酒席,没有结婚证,掰了都不用去民政局。

大叔气她嫌贫爱富,又自苦,说家里穷如何如何。

第二个也是男性,男,39岁,职业为企业高管,夜店常客。

高警官照例问:“3号晚上,你在哪里?”

“酒吧。”比起开头战战兢兢的工人大叔,这位高级白领就要镇定很多,没有被询问的紧张,“喝酒不犯法吧。”

不同的人,不同的态度。高警官一反刚才的和蔼,冷漠道:“问你什么,老老实实地回答,别说废话。”

又问:“什么时候到的,什么时候走?”

白领仍然镇定,漫不经心地说:“这谁记得,八九点去的,走的话,至少十二点以后吧。”

“你一个人离开的?”

“找的代驾。”

“网上找的?”

“路边随便拉了一个。”

“有联系方式吗?”

“谁记得这个啊。”

“说说你的家庭情况。”

“单身未婚。”

高警官啧了声,意味深长地说:“这个年纪还未婚,不多见啊。”

“个人选择。”白领抬起下巴,“没什么关系吧?”

“有没有见过这个人?”高警官拿出PS过的性转方远,“好好想想。”

白领瞟了眼:“没印象,酒吧人那么多,光线又差,坐你腿上都看不见人长什么样,谁还记得别人。”

高警官:“没和他碰过面?”

白领撇过嘴:“反正我不记得这个人。”

“6号晚上,你来过这附近?”

“酒吧啊。”白领理直气壮地说,“我经常来。”

高警官又问了他几个无关痛痒的问题,均未发现明显的破绽。

第三个还是男,43岁,国企职工,本事一般,到现在还只是个小头头。

他比工人放松一点,比白领拘束一点,总体上来说,是个规规矩矩的中年人,问什么就说什么。

“3号晚上?对,我去过那里,加班太晚,绕过去吃顿夜宵。5号?那天我上班啊,没去过……哦,对,去送衣服,我有件羽绒服要干洗。”

高警官动动手机,半晌,道:“那边是有干洗店,但离你家有点远吧?”

职工有点紧张:“是有点远,我以前没去过,导航把我导过去的。我衣服小票还在家里呢,没说谎。”

高警官看了他会儿,又和善起来:“别怕,就随便问问,见过这个人吗?”

依旧是照片。

职工双手接过,放远了仔细瞅,而后才道:“没印象。”想想,补充说明,“应该不是我们单位的。”

高警官点头,照例盘问家庭情况。

这回不是单身了,但也没有不在场证明:“老婆回娘家了,儿子在外地呢,读大学啦,成绩还不错。对,我结婚早,看不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