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人(第6/13页)

1.99~3.07(TH)

事实再一次让沈逸白感到无奈。就在刚才,他们把电站的输出电压调节到最大,可是那黑鸟仍然好端端地待在那里,什么事也没有似的。

从总电表上的功率值可以算出,此时在那些鸟的体内,应该有几百安培的电流流过,这么强大的电流,发出的热量就足以把这些鸟烤焦了。

除非——这些鸟不是纯电阻器件!想到这一点,沈逸白简直感觉自己要疯了。这些鸟到底在干什么?

“哥哥,那个结打得好漂亮!”这时候,小记在身边,望着半空中的黑鸟,突然说了一句。

“什么结?”沈逸白有点莫名其妙。

“我也去试试!”他兴冲冲地地说了一句,然后跑开了。

沈逸白望着小记的背影,疑惑地再次抬头看了看。

岛上断电已经十天了。

沈逸白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偷电鸟几乎一直待在电线上一动不动,连最轻微的跳动都很少。它们偶尔会转头四处张望一下,然后便又静静地呆立着不动了。他观察了很久,从来没见过它们去觅食。他不知道一只鸟平均多久进食一次,但是这么多天不吃不喝地站着不动,这绝对不正常。

他想找一本鸟类大百科来查查这是什么鸟,可是岛上没有图书馆。而且他直觉地感到,即使是在鸟类百科全书上,也一定找不到这种怪鸟。

渐渐的,他萌生了一个古怪的想法:这些鸟不会是以电流为食吧?

他大概有一些生物学的概念,知道维持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是ATP。生物体内的ATP都是不断循环使用的,使用后的ATP转换为ADP,就像一块用完了电的电池。给这块电池充电的,是生物体内各种有氧或者无氧的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会分解葡萄糖、蛋白质或者脂肪,释放出能量,以供ADP重新合成ATP。说到底,生物进食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补充体内的糖分,以维持这样一个不断合成ATP的过程。

但是,这个从ADP合成ATP的过程可不可以通过充电——通过真正的电流——来实现呢?这些鸟是不是这样来维持生存的呢?

他甩甩头,突然觉得自己的想法太疯狂了。也许是这几天太累了吧。如果真的有这样一种鸟,那么它们是如何进化而来的呢?要知道,人类用电线输电的历史也不过一百多年而已啊。

他沿着海岸边漫步,看着夕阳一点一点从海平面沉降下去。到了晚上,太阳能电池板虽然停止了发电,但电站仍继续向外输送白天储存的电能。这些鸟会不会在上面整晚站着呢?

这时候,他突然想到了一个检验的办法——检测那些鸟是不是为了偷电而来。他径直地来到电站,拉下了电站的总输出阀。反正发出的电也到不了村民的家里,不如索性关掉它。从现在起,这里发出的电能只会储存在电站里,而不会沿着电线输送过去了。

明天会怎样呢?发现没有电了,那些鸟会离开了吗?

试试看吧。

反常霍尔效应

说到这里,王宇停下来,喝了一口水。我斜着眼瞄了一眼电量计,刚过了3TH。

到了文字发电的时代,连电量的单位都变了。1个TH的电量,大约是在标准状态下一千个天丝菌在一小时内发出的电量。如果换算成核能时代的单位,大概有3.6万千瓦·时。这些东西在高中的物理教材上印得清清楚楚。

“那些鸟真的偷电吗?”郭进突然问了一句。看来他对这个故事已经开始感兴趣了。这是个好现象。越有吸引力的故事,发出的电往往越多。

我一边听着王宇的故事,一边不自觉地在脑海中构思着。如果是我来写这个故事,会怎么样进行下去?左思右想,都没有一个好的思路。看来我果然是不适合写科幻啊!

说起王宇,在三个小时前我们还完全不认识。那时候我正在往玻璃箱中塞一些乱七八糟的稿件,但心里完全没对此抱有什么希望。也许是习惯使然,我一天不投点稿件进去,就浑身都不舒服。

五年之前,全球的文字发电站全部停摆,黑暗时代开始了。从那时起,不管投入什么类型的小说,或者说,不管投入什么文本,天丝菌们都不再发电了。人们猜测了各种各样的原因,也想了很多办法,都不管用。一年之后,一个美国的研究小组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报告,声称发现了其中的原因。

这事儿还是郭进跟我说的。虽然他不是物理出身,但好歹能看懂一点这种报告。

“你首先得知道,天丝菌为什么能发电?说得更具体一点,它们为什么能把异种电荷分离开,积聚到两条鞭毛上?”

“为什么?”

“知道反常霍尔效应吗?”

“没听说过。”

“其实我也不太懂,不过我可以简单地跟你说一下。所谓霍尔效应是说,当电流通过一段导体的时候,如果给它加上一个磁场,这时候,在垂直于电流的方向上,会出现一个侧向电压。道理很简单,在磁场的作用下,电流中的正负电荷受到相反方向的洛伦兹力,所以它们会向相反的两个侧面移动。这些你能听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