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杏林(第3/13页)

……

很多年之后,江载初都还记得初识的那一日。

他是第一次来锦城,因闲来无事,漫步入了那片杏林,遇到了韩维桑。

他们并肩回城的时候,他的步履还很沉稳,可她走在他身边,蹦蹦跳跳的,像是只小兔子。

一动一静,他的心跳竟然也随着那叮咚作响的银铃声,跳得快了一些。

那时他们用的都是假名,可后来想起来,彼此用假名的时候,竟是最真心相待的时光。

可见这世事,真正是,荒谬弄人。

☆、杏林(二)

待到阿维和江载初入城之时,景云已经带着小家伙买了好几包热糕,就着酸梅汤,吃得不亦乐乎。阿维原本要坐下,抬头看了看时辰,忽的跳了起来:“阿庄,走啦走啦!再晚就要被禁足了!”

阿庄抬头左右看了看,垂头丧气:“好吧。”

维桑匆匆对江载初和景云拱了拱手,心急火燎一般道:“下次再见。”

“姑娘,我住在玉池街,你若有空,可来寻我,咱们一道结伴游锦城。”江载初站起身来,追着少女的背影喊道。

景云微微侧目,有些吃惊,却见那姑娘百忙之中回头应道:“一定来,一定来!”

“殿下。”景云若有所思,“你可看见那小公子手中戴着的银镯子,上边的图腾是金乌。”

江载初略略回想了下,淡道:“是么?”

“殿下,还是小心些好……”

维桑带着阿庄溜到偏门口,门果然开着一条细缝。

“快进去。”维桑拍了阿庄一下,两人鬼鬼祟祟的正要进门,却听到一声重重的叹气声。

维桑身上的汗毛都竖起来,硬着头皮转过身:“嬷嬷。”

嬷嬷果然早就在守株待兔了,上下打量了维桑许久,这才伸手抱过了阿庄,摇头道:“郡主,你自个儿溜出去玩,侯爷不说什么,老婆子也没话讲。可你还把小世孙也带出去……”

维桑暗暗翻个白眼,掐指算来,几乎每个月她都会听好几遍,几乎能背下来了:“……世子妃身子不好,世子又不在此处,若是小世孙出了什么事,你怎么向侯爷交待?”

不过嬷嬷今日话锋一转,却并未唠叨她,只道:“快去侯爷那边,世子来信了。”

“真的?”维桑喜笑颜开,拔腿就往前厅奔去,看得嬷嬷又大摇其头,连连叹气。

绕过了偏门的游廊,维桑差点撞上另一条走来的侍女,其实是她太过莽撞了,可侍女们呼啦啦跪了一地,皆低着头道:“郡主。”

维桑一眼就看见世子妃站在侍女们身后,微笑望着自己:“郡主,世子来信了。”

“阿嫂,我来扶你。”维桑示意侍女们都起来,绕到世子妃身边,伸手扶住了她,“大哥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回来?”

世子妃的娘家在蜀地是望族,她生得柔美孱弱,性子又温和大度,维桑很是喜欢她。只是她身子不大好,生下世孙之后极少外出,府里就维桑带着小侄子四处瞎闹。

“我也还没看到呢,一起过去吧。”世子妃由她扶着,忽道,“阿庄贪吃,你可别老纵着他。”

“啊……哈哈!”维桑蓦然被戳中心事,略略有些心虚,“嬷嬷们会看着的。”

世子妃只是一笑,日光从她的身侧落进来,透过游廊便翠竹,淅淅沥沥,衬得她的侧脸尤为柔和美丽。维桑看得有些发呆,忍不住称赞了一句:“阿嫂,你真好看。”

眸色流转,世子妃扑哧一声:“别说些讨巧的话,想要糊弄过去。”

维桑嘿嘿笑了笑,索性闭口不谈。

因为自个儿身子的缘故,世子妃总是盼着儿子长得活泼健壮,维桑带着他四处乱跑,她心下是清楚的。于是堵住嬷嬷们的嘴,有时还在老侯爷面前美言几句,世子妃明里暗里,总是帮着维桑。

“阿嫂,台阶小心。”维桑小心的引着阿嫂跨过一处台阶,兴致勃勃道,“我瞧大哥快回来了吧?也不知我让他给我带京城的玩意儿,他找到没有。”

老侯爷面色沉沉,捻着花白的胡须站在窗边,一见维桑的打扮就没好气:“又溜出去了?”

维桑却不怕,吐吐舌头,抢着道:“阿爹,我今日还在城外抓了个小贼呢!”

老侯爷却并未如同往日般宠爱地将女儿夸上一夸,叹气道:“赋税日重,蜀地民生多艰,这才盗贼四起……唉。”

世子妃沉默片刻,望向桌上那张雪白信纸,低低问道:“父亲,世子来信说什么?”

读完了信,世子妃脸上仅有的红晕一点点褪去,似是难以置信:“朝廷怎会这般荒唐?”

维桑心急,连忙接过来读了,尚未看至最后一行,便愤然道:“不是才打了胜仗吗?这皇帝为何还要亲征匈奴?!亲征也罢了,凭什么要咱们出钱出粮草?!还要大哥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