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二章(第3/4页)

但是,他依然位居候选人名单,因为他为教会兢兢业业地服务了何止三十五个春秋。他担任教皇律师的时候,曾参与过好几次棘手的外交谈判,每次都使得谈判结果对前任教皇有利。虽然成功是属于梵蒂冈的,可是每一回他都为自己的家族赢得了财富和圣俸。在他的授命之下,他的许多亲戚都被委以要职,赠予他们的财产多得令意大利的名门望族都觉得有失公允。西班牙裔教皇?这简直就是胡扯。圣座是在罗马,教皇理应出自意大利的某一个行省。

现在,在一种神秘气氛的笼罩下,红衣主教团教皇选举会议开始行使圣职。红衣主教们都被隔离在巨大冰冷的教堂内一个个单间里面,不仅相互之间不能接触,也不能跟外界接触。他们要各自通过祈祷和神启做出自己的决定,最好是周围除了头顶悬挂着的十字架和一旁燃着的蜡烛,其他什么都没有,主教们跪在供桌前专心祈求神启。潮湿阴暗的屋子里仅摆放着一张帆布床,供困乏的时候睡眠用,以恢复体力;一个排泄用的便桶,一个尿壶,一个装有糖渍杏仁、杏仁软糖、甜饼干、蔗糖的餐盘,一壶水,还有盐等供饮食。因为屋内没有烹煮区域,食物都是在他们各自宫里准备好,然后用木盘盛着,通过门上的一个开口送进去的。在这种时候,每位红衣主教内心都在与自己的良知作斗争,裁定哪个人会对他的家族、他的行省最为有利,同时也对圣母教廷最为有利。因为一旦有任何不慎,就有可能虽保全了世俗利益,却危及灵魂的永生。

时间不容浪费,因为一周过后,口粮就会被削减,到时候供应给红衣主教们的只有面包、葡萄酒和水。教皇一死,乱象丛生。罗马群龙无首,大街小巷一片混乱。商店被抢,城堡被劫,成百上千的市民被杀。这还不是全部。只要有一日罗马教皇的法冠无主,罗马就处于被征服的危险中。

投票开始了,数以千计的市民聚集到教堂前的广场上。他们站在那儿大声祷告,吟唱赞美诗,希望新任教皇能够恳求上天终结罗马街道上发生的一切可怕景象。他们挥舞旗帜、手持横幅,等待着上帝的使者走上阳台,宣告他们有救了。

第一轮选举持续了三天,但是没有一位红衣主教的得票数超过规定的三分之二。选票结果是,来自米兰的红衣主教阿斯卡尼奥・斯弗萨和那不勒斯红衣主教德拉・罗韦雷各得八票,罗德里戈・波吉亚得七票,是红衣主教团中得票第二多的人选。计票结束后,没有人真正胜出,选票按规定被焚毁。

这天早上,聚集在广场的人群满怀期待地望着阳台,只见一股青烟从烟囱里飘出来,形同一个深灰色的问号,飞到西斯廷教堂上方湛蓝的天空中。人们知道这就是信号,他们觉得自己获得了神佑,纷纷将手工打造的木制十字架高高举起。然而梵蒂冈并没有宣告结果,于是市民们开始更狂热地祷告,更大声地吟唱。

红衣主教们也回到各自的单间,重新思考人选。

两天后,第二轮结果出来了,跟第一轮几乎一样,没有人作出什么真正意义上的让步。这一回,当黑烟从烟囱里冒出来时,人们的祷告声变低了,颂唱声也微弱起来。广场陷入一片可怕的黑暗当中,只有几盏摇曳的灯笼和闪烁的街灯发出些许亮光。

整个罗马谣言四起。市民们言之凿凿,声称次日清晨太阳升起的时候,天上出现了三轮完全一样的太阳。人们惊诧不已,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信号,下一任教皇一定能够均衡教廷的三种力量:世俗权力、教会权力和上帝赋予的权力。这对他们来说是个好兆头。

但那天晚上,红衣主教朱利安诺・德拉・罗韦雷的宫殿塔楼上,本来是任何人都不得入内的地方,据传楼阁顶部的十六支火炬不知怎的同时燃着了——人们望着那熊熊燃烧的火把,一开始心中满怀希望,继而却又充满恐惧,因为片刻过后,几乎所有的火把都熄灭了,只留下了一支。这可是个坏兆头!教廷只有一股力量能够留存下来?会是谁呢?可怕的寂静笼罩着广场四周。

教堂里面,教皇选举会也陷入了僵局。各个房间变得更加阴冷潮湿。许多年纪大的红衣主教开始感觉撑不住了。整天腹泻不止、膝盖酸疼,还有谁能集中精神认真思考呢?

那天晚上,一个接一个的红衣主教从各自的单间里走了出来,偷偷走进其他人的房间。谈判重新开始,他们开始了新一轮的讨价还价,索要财物和职位。他们许下新的承诺,用诱人的钱财、身份地位和机会做交易,换取一张又一张的选票。主教们相互之间又达成了全新的忠诚协定。但人心都是变幻莫测的,新的难题又会出现。既然一个人可以把灵魂出卖给一个魔鬼,难道就不会再将它出卖给另一个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