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郑大将军与心灵鸡汤(上)(第2/2页)

到了最后,除了关外辽镇出于笼络目的还赏了些银子,另外还有统兵文官和监军太监的“运筹帷幄,随军赞化”之功不关短毛鸟事,照样要大力封赏外,其它各路援军大都是怎么来的还怎么滚回去。对那些离得远的,比如川军之类,朝廷能给报销一部分路费粮饷已经算是额外开恩了。

而那些负责记功的文官和太监们则高高兴兴向皇帝汇报——他们不但为国库节约了大批银两,同时还成功把诸军的怨恨都归结到了短毛军身上——文官们可是最擅长这种挑拨手段的。那些失望而归的地方部队都在抱怨短毛抢功太狠,明明自己又吃不到啥好处,非把功劳都抢过去,损人不利己白开心么。

至于以后再有这种事情,地方部队还肯不肯踊跃前来相助……那谁在乎?反正大明朝跌跌撞撞走到现在,也延续二百多年了,连皇帝都给人俘虏过,总能撑得下去的不是么?